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从记事起就记得谁家要娶媳妇了,就得盖新房子。到现在这个传统依然没有丢,结婚买婚房就是另一种延续。 但是,房子还被赋予了新的属性,那就是金融属性,随着近几年房价的不断上涨,房产身上赋予的教育、医疗等资源的不断加持,投资房子的人也越来越多。 房子再也不是一种用来居住的产品了,逐渐沦为炒房客手中的棋子,他们通过买房卖房,从中赚取差价获得房价增长的收益。 但是在2017年3.17之后,各种调控政策出台,“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逐渐深入人心,房子逐渐退出投资的属性,回归居住,这对于很多炒房者来看是不愿意相信的事实,很多人依然在坚挺的硬扛着,希望等待“春天”的到来。 房子还有投资价值么?如果是手里有多套房的炒房者,我们想提醒一句,如果再不醒悟,未来可能真的穷的只剩下房子了。 中国目前并不缺房子,尤其是80后和90后更是如此,据数据统计,中国的80后、90后住房拥有率高达70%,在参与统计的9个国家中居于首位。在人均住房面积方面,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一组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0.8平方米,也是位于世界前列。 但是作为房价长远有效支撑的人口,我国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人口增长率近两年来逐年下降,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7出生1723万人口,比卫计委的最低预测还要少200万,相对于2016年减少63万人。 人口的减少、人均居住面积的饱和,房子中间回归到居住的本质上来。未来房子的需求到底有多大,还是有待时间来检测的,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需求不会是喷涌迸发的,而是在逐渐减少的。 不仅仅是人口因素将导致购房需求减低,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也会导致购房需求的降低,那就持续不断的政策调整。 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现在告别以往的堵需求的方式,而是改变为疏解需求,从居住的根本需求来解决。通过租赁住房的方式解决部分刚需居住问题,共有产权房又可以很好的解决夹心层的购房需求,真正到购房商品的需求会在一步步分解中化解掉。 需求的减少必然来带就是房价不会再有暴涨的可能,那么短期内房价上涨空间有限,对于手握多套房的投资者来说,多持有一天将多支付一天的成本,上涨的预期难以弥补这个持有成本的时候,房子将会成为烫手的山芋。 房子逐步回归居住属性,不能再把投资房子当做向银行存款,否则一旦风险来临,或许真的就穷的只剩下房子,还有背上的负债杠杆!(来源:小胖大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