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934|回复: 3
收起左侧

16家500强外企火速撤离中国, 到底发生了什么?

[复制链接]

674

主题

856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40
发表于 2018-1-19 22: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和老龄化加剧,此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多种比较优势正在全面减弱——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减少,工资上涨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成本上升,以及服务成本上升等等。

多种“红利”的消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直接表现就是“中国制造”不再廉价,对成本敏感的外资开始纷纷撤出中国,产业结构开始新一轮全球转移。再加上人民币汇率贬值和资本外流,一时间国际国内对中国经济的前景相当悲观。

日东电工撤离中国

2018年才刚刚拉开序幕,世界500强之一的日本日东电工公司,宣布关闭苏州工厂,撤离中国。过去几年间,已经有15家世界500强企业离开苏州这一块曾经让他们感到无比自豪的中国新兴的工业都城,而日东电工是第16家。

日东电工是日本一家著名的电子制造企业,更是全球第一大偏光片制造商,其生产的液晶电视用多层光学补偿膜更是占国际市场份额的40%以上。

2001年7月,日东电工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130亿日元,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的柔性电路板(FPC)、偏振光片的生产基地。

日东电工在苏州工业园的工厂。澎湃新闻记者 张赛男 摄

2017年,日东电工被高工新材料研究所(GGII)评为中国市场偏光片企业当中最具竞争力企业第一名。鼎盛时期员工达5500名,现在还有近1000名。

这么一家高新企业,为何要撤离苏州?

日东电工东京总部的一位干部说两大原因:

01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苏州工厂难以为继。

02 公司内部产业布局的调整。

苏州是最近10年来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一个中新合作的工业园,令这一座临近上海的历史文化名城,一跃成为中国外资最为集中的新兴工业城市。

一位日本人社长表示:“看到苏州的田野,很像小时候我的故乡。”

如今,苏州的田野越来越少,高楼越来越多。稍微好一点的楼盘,每平方米都要3万元以上。有数据说,2016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超过千亿元的7个城市中,苏州是排头兵。2017年出让金高达1773亿元,是2015年全年数额的3倍多。

日东电工在苏州工业园的工厂。澎湃新闻记者 张赛男 摄

苏州工业园区的网友算了一笔账,工人税后基本上到手工资,平均大约是5000多元,若算上五险一金,公司供养一个员工,每个月大约需要12000元。而越南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1000多元,如此大的劳动力成本差距,不逼着外资制造企业离开苏州奔越南才怪。

很显然,苏州作为一座以制造业立市的城市,近年成本已显著上升,使得一部分制造业企业难以坚持下去了。

紧抓两大关键领域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外资不断撤出、资本外流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如何确定未来经济发展的抓手,尤其是紧抓中国经济仍然具备的优势,对于转型之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策略的方向和重点。

从宏观层面来看,安邦的智库学者认为,中国要紧紧抓住两大关键领域——“全球供应链中心”和“中国大市场”。全球供应链中心是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所拥有的中心地位;中国大市场是从消费角度来看中国市场的规模和升级潜力。

安邦智库的研究显示,如果今后的政策布局不出错,这两大关键领域是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可以依靠的支柱型发展领域。

全球供应链

全球供应链中心来自于“世界工厂”的升级和演化。长期以来的“世界工厂”发展在中国建立起了大量的生产制造能力,比单个厂商的产出更重要的是,围绕关键产业环节形成的产业集群,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了重要的系统价值。

在成本敏感型的制造类企业从中国迁往更低成本的东南亚和非洲时,有众多规模巨大的产业链却难以迁出。道理很简单,单个工厂好迁,产业链迁移很难。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努力推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多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从“世界工厂1.0”向“2.0”、“3.0”、“4.0”升级。

来自不同地方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经由全球供应链进入成品生产,全球供应链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接近80%,其中包括约12万亿美元的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

实际上,全球供应链是全球化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

渣打银行此前公布的一项研究称,未来10年里,全球供应链性质的改变将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身为最大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的中国,将剥离很大一部分低成本制造业。

英国市场调查机构马基特公司的调查显示,认为中国是一个低成本采购目的地的受访者比例在2016年首次低于50%,与2012年的70%相比显著下降。该调查的结论是,中国将不再是廉价外包业务的对象国,而“一跃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

如果能把握住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制造与服务的能力,中国将能够长期维持在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正是基于对全球产业体系布局的认识,安邦的智库学者认为全球化趋势不会被反全球化浪潮轻易扭转。

中国大市场

中国大市场是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近两年不断强调的一个概念。这个大市场,可以用一句话形容,软件很差,硬件不错!

在中国走向消费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大市场是一个基础性的核心优势所在。

中国经济规模已达到74万多亿人民币,这11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和13.8亿人口代表了巨大的消费市场。2016年全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2万多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其中网上零售额约5.2万亿元。

在商品消费增加的同时,中国的各类服务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可明显看到,居民服务类消费支出增长迅速,显示了中国向消费社会转型的特点。

以目前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速来看,中国每年即使维持6.5%的增长,每年的经济增量将高达7000亿-8000亿美元;每年消费维持10.5%的增长,社会零售品消费的增量就达到5100亿美元。

如果再考虑到中国服务消费的升级,中国的消费市场增长将更为可观。

由此可以看出,全球供应链中心与中国大市场是未来中国经济可以持续依靠的两大抓手,这既体现了中国经济的体量优势,又反映了中国向消费社会转型的结构变化。

在战略层面和政策层面,中国都应该紧抓这两大领域,围绕两大抓手领域来明确战略,出台政策,布局发展规划,配置发展资源。如果政策不出错,至少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会有一个坚实的托底,决策上也会心中有数!选自:每日经济综合

0

主题

23

回帖

103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103
发表于 2018-1-20 06: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关注.

4

主题

4594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231
发表于 2018-1-20 08: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拜读了,感谢!
发表于 2018-1-20 12: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6 17:58 , Processed in 0.2282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