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731|回复: 7
收起左侧

蒋介石去世,张学良送去的挽联写了哪16个字?

[复制链接]

333

主题

891

回帖

5137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137
发表于 2017-12-11 14: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突发心脏病,病逝于台北阳明山官邸,时年88岁。四天后,一位老人前来吊唁,宋美龄特意安排秘书将他引至蒋介石的遗体前,做最后的道别。只见这位老者俯下身去,轻轻地抚摸着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神情凝重。他就是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西安事变”、人称少帅的张学良。

蒋介石追悼会
张学良的到来立刻在现场引发了不小的轰动。随后,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送来的挽联上,挽联是怎么写的呢: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这幅挽联,由张学良亲笔所写,有人说,这十六个字正是他与蒋介石复杂关系的写照,也有人说,这16个字远远没有写尽两人的恩怨纠葛。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冲破层层阻力,宣布东北易帜,归顺于南京政府。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分崩离析的中国终于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东北易帜
这是蒋介石与张学良的初次合作,虽然两人自始至终并未谋面,但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默契。1929年7月7日,也就是距离张学良东北易帜半年之后。应蒋介石之邀,张学良到北平作述职报告,两人在北京饭店这才见上了第一面。

两人在北京饭店第一次会面时,张学良就和蒋介石谈到过中东铁路的问题。当时。蒋介石语气坚定地说道:必要时刻不惜以武力夺回中东铁路!他还强调:若是发生战争,中央一定做你的坚强后盾,十万大军、百万军款那都不成问题!

中东铁路事件,铁路旁严阵以待的军人
一回到东北,张学良就下令将中东铁路的电报电话业务收回,将苏联职员全部遣送回国,中苏双方随即发生武装冲突。从1929年7月末开始,直到11月,张学良的东北军和苏军发生大小战斗数十次。但这些战斗的结果,都以东北军的惨败而告终。期间,张学良损兵折将九千多人,而苏军仅死伤八百多人。
仗打到这个份上,照理说蒋介石该信守承诺、出手相助了。但是,张学良左一封电报、右一封电报,始终没能等来蒋介石的一兵一卒。

中东路事件苏军与东北军交战
尽管当时中国实现了形势上的统一,但事实上,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之间仍是矛盾重重。1929年1月1日,北伐战争刚一结束,蒋介石当就对各地军阀实行“削藩”政策。此举加剧了中央与地方势力的矛盾冲突。于是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西北的冯玉祥等人相继向蒋介石发难,各地零星战斗不断。
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自顾不暇,哪儿还有心思再管张学良的事呢?可陷入苦战的张学良则苦不堪言,这样的局面,是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始料未及的。

中东路事件后张学良视察
1929年底,张学良以元气大伤的代价结束了中东路争端。虽说张学良最终通过谈判,解决了中东路事件。但蒋介石的言而无信,无疑为蒋、张二人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发表于 2017-12-11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区区十六字,惶惶数十年。棺前泪如雨,恨君不能言。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发表于 2017-12-11 17: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言难尽!

296

主题

653

回帖

6832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832
发表于 2017-12-11 18: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张学良亲笔所这幅挽联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既然是亲笔所写为什么不将挽联发上来?缺乏证据,谣言可能性大!

104

主题

6450

回帖

4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3264
发表于 2017-12-11 19: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3

主题

184

回帖

1786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786
发表于 2017-12-11 22: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喝嫖赌,不忠不孝之徒,l张汉卿是也!

27

主题

803

回帖

3161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3161
发表于 2017-12-11 22: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表这些无从考证,没有来源。

4

主题

4594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231
发表于 2017-12-12 07: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拜读了,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6 22:56 , Processed in 0.1973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