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F" r% S6 v: H+ \6 [" W 绍兴,一座兼具王城气度和风流气质的富庶之地。王城者,越之国都也;风流者,不乏文人骚客于此舞文弄墨,吟诗作赋,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即成就于此。而这里又是当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故里,一个具王者霸气,兼雅士风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坛巨匠诞生于是。慕斯人而久望一游斯地。1 M2 l2 F8 C1 H/ V
7 y: a0 r" q4 b: x& K, V2 i5 G
: X8 W l" X' Q7 ~2 N c$ m6 L; t" P9 {4 u9 X& u8 b7 X" q7 e; h
五月二十三日,由原任职武警浙江省总队副司令员的大哥亲自驾车,在由省公安厅调配处长岗位退职休养的三弟陪同下,由杭州驱车前往绍兴。五月的江浙大地,层峦叠翠,郁郁葱葱。在风光旖旎的高速公路行驶一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绍兴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那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一条不宽的青石板路,两边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咸亨酒店等景点穿插其间。; L8 { Y7 h- L7 k( _$ |9 H0 ^8 M
) B; }0 o) n: v1 i, Z
; x+ D$ h% |$ g* D* z6 }1 U
: Y& \ e1 W! A- l7 _0 @ 在淅淅沥沥的雨声敲击中,跨过那横七竖八散布着乌蓬船的小河石桥,便是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著名私塾,三味者,“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先生于此求学五年,塾师寿镜吾之为人和治学精神,给其留下了难忘印象。一块不大的四方小屋,略显狭小,正中悬挂着请代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匾额“三味书屋”。房屋建筑,室内阵设,周围坏境,均为原貌。书屋后面有一小园,悉如鲁迅先生文中所记。伫立凝思,犹闻书声朗朗:“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n1 S/ r2 f/ {; I" m( w6 \, D/ k7 n3 S
2 a- d0 ?9 o" A& R. [0 W8 v
0 \1 d. }+ l* q5 j9 {1 B) `2 s/ `& G( d& V- ]* `& M
出门向西,便是鲁迅故居。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深达六进。1881年9月25日,鲁迅即诞生于此,也是他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祖母蒋氏、父亲周伯宜、母亲鲁瑞、原配夫人朱安生活、休息、劳作一应原物如旧陈列,让人既感受到是时周氏家族的兴旺,而又慨叹其生活的从俭朴素。3 H% a) f8 W: u2 M2 d
5 ~: }0 r4 x- C/ F
9 I& C6 h4 B- {9 P+ \: q+ K
; H; S& w5 ^+ j# O; L R 故居后面便是百草园,一个普通的菜园,但于鲁迅,却是童年时代的乐园,没有什么文字能比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的更形象更生动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皀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 ]7 E/ _; K" ~" ?) ^2 T6 {5 |: Q; o# r( Q X8 q
/ K7 w3 _ i, m1 u- f2 C
; Y# m u8 B3 n8 `- {$ L* U, C/ F/ j
漫步西行,“咸亨酒店”四字跃然眼前。咸亨酒店,临街面南,乃清光绪甲午年鲁迅堂叔周仲翔等在绍兴城内开设。店主从《易经.坤卦》之“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句中,取“咸亨”两字为名,咸者,都也;亨者,顺利,意为“众皆顺利”,足见其对生意兴隆,万事亨通之殷切期盼。鲁迅先生在《孔乙己》、《风波》、《明天》等小说中,把咸亨酒店作为重要背景,使之名扬海内外。无数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小酌浅饮,对洒当歌,吟诗作画,弄墨挥毫。走过门前的孔乙己雕塑,犹闻诺诺而言“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 _* T* U* w. J/ Y2 L8 _* X
1 X( w, R4 Q( b( r$ {
& T9 |' A; Y1 I, u5 p6 q" _2 r5 J4 O/ N
2 i* W% t& F6 N 喝过绍兴黄酒,雨已停歇,阳光从云层的缝隙中透出,对先生的仰慕成为我们一路返回的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