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382|回复: 2
收起左侧

从西成高铁看“蜀道难”远去 开启新时代华章

[复制链接]

447

主题

170

回帖

7940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7940
发表于 2017-11-21 10: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即将通车的西安至成都高铁依托我国世界领先的高铁技术,一举让“蜀道难”变成了过去式,也使得蜀道从中国历史上的道路文化遗产演变成了新时代发展的华章。

“洞”穿秦岭越天险

西成高铁起于西安,终至成都,全长643公里,将于今年内开通运营,届时川陕两地的铁路旅程将由目前的约16小时缩短到3小时左右,广袤富饶的成渝地区将由此接入全国高铁网。

“秦岭南麓衔接汉中盆地,呈缓坡形式。北麓则衔接关中平原,地形陡峭。整个秦岭山脉地形多变,山中多陡峭的‘V’字形沟。地质复杂,主要由硬质花岗岩组成,地下水系丰富,施工难度极大。”参与西成高铁设计工作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高级电气工程师吴波说。

秦岭南北宽100公里至150公里,西成高铁穿越秦岭基本采取隧道形式。“西成高铁秦岭段总长度为135公里,其中隧道就占到127公里。高铁途经的陕西段长度为343.6公里,而桥梁和隧道总长更是达到321公里,占线路总长的93%。”西成高铁陕西公司西成指挥部副指挥长赵定江说,这条高铁建设过程中要么是深挖隧,要么就架大桥,为历史罕见。

西成高铁建设的5年期间,先后共有超过8万人参与施工。中铁十七局集团工人刘奇进入工地那年只有24岁,他参与施工的天华山隧道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境内,隧道全长近16公里,是施工过程中最长的一条隧道。这条隧道的最大埋深也超过1000米,因为海拔高、山势厚、横切秦岭,属于高风险施工区域。

“2014年6月,我们打通2号斜井,准备进入主洞时,就发生了岩爆,很多石块纷纷落下,先进的技术报警使我们及时撤离了。”刘奇对施工时的艰险记忆犹新。

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保障了刘奇和工友们的安全,也为西成高铁突破“蜀道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危岩监测系统每4小时更新一次数据,并和施工人员手机连接,一旦突破红线就自动报警,工人就能迅速撤离。

关山飞渡不再难

“西成高铁的施工难度在国内也是少见的。”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晋志毅说,“高铁之所以能够顺利穿越秦岭,一方面是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依靠中国高铁施工技术的深厚底蕴,这种非凡建设成果也只能在今天国力和技术全面积累下才能实现。”

一系列施工新技术的使用,为西成高铁突破“蜀道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与西成高铁建设的中铁十七局项目经理朱新广介绍说,为了确保隧道挖掘安全和工程进度,他们特意采取了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方法,同时还利用“水压致裂法”进行现场测试,建立了数据模型对岩爆进行模拟预测分析,研究岩爆发生规律,采取围岩监控测量、钻探超前应力释放孔等措施预防岩爆。

穿越秦岭的西成高铁,需要克服险峻地形带来的挑战。“西成高铁是国内少有的需要‘爬坡’的高铁线路,动车组从西安北站驶出后就一路上坡,爬坡长度达到45公里,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海拔超过1000米。为此我们采用了25‰的大坡度设计,通过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克服了长大坡道对机车牵引制动、牵引供电、运输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这在中国山区高速铁路建设史上还是首创。”赵定江说。

秦蜀从此不阻隔

西成高铁开工5年来,中国铁路建设人员在建设现场运送了853万立方米、34万卡车的土石方,沿秦岭、巴山铺设了106万根轨枕,螺栓扣件425万组。“这是一条能代表中国高铁建设水平的新高铁,也只有中国国力和技术的积累才能办成。”晋志毅说。

11月13日14:00,随着55601次动车组试验列车从西安北站驶出,一路向南向四川江油站驶去,标志着西成高铁全线初步验收工作正式启动,同时也标志着西成高铁进入开通倒计时。

一千多年前,李白在《蜀道难》中从蚕丛、鱼凫开国的古老传说开始,追溯了秦蜀隔绝的漫长历史,描述了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崎岖险峻的栈道的壮美传说,强调了蜀道的来之不易。

“如今西成高铁完全打破了传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时空概念,真正使‘蜀道难’不再难了。”晋志毅说:“如果李白穿越千年来到现在,他或许会有新的感叹!”据新华社

104

主题

6450

回帖

4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3264
发表于 2017-11-21 16: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4

主题

4594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231
发表于 2017-11-21 22: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6 13:22 , Processed in 0.1334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