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780|回复: 4
收起左侧

十八辙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3270

回帖

3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1065
发表于 2017-8-20 23:09:03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腔唱腔收声归韵十三辙
  从秦腔经常使用的韵脚来看,除了十三辙之外还有几个小辙。如须遇、知世、资此、花儿等。
1、花发辙:同音字如杀、家、涯、妈等,收声归韵都是啊音,这个音属于大口型,响点在上口盖中部,收声时“点”的大小因情绪而定,直到落音仍应保持原位置。
2、梭波辙:同音字如婆、哥、错、薄等,这个辙口容易发音,声音又响亮。但如果不注意口型又容易变成啊音。uo音的位置应要控制在上口盖前方,一直维持到落音,面部肌肉不能放下来,否则声音就移位了。
3、乜斜辙:同韵母的字有绝、血、月、界、姐等。这个辙口的声音效果很好,既有响度又有亮度,它的位置在硬腭前面上牙龈后面,这个“点”赋予它一优越位置。京剧常把言前辙巧妙地移位到这个辙口托腔,既发挥了声乐的优势又制造了强烈的艺术气氛,大展了演员的技巧,又把人物内心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许多人不太留意这个音托腔落音的位置,经常把ie音由上门齿外面移到上牙后面甚至硬腭中部反响,发成了ue音。口型的微弱变动就改变了字音,成了别字,应该特别注意。这个辙口较窄,亦不多见,唯在《探监》中,冯彦的唱段一辙到底,如托腔收声的音位控制得当,声情统一,是耐人寻味的。
4、一七辙:同音字有衣、立、妻、迹等,这个辙口型较小,托腔时注意适度地打开口腔,但声音基本位置不动。
5、姑苏辙:同音字有古、孤、苦、伍等。这个辙口为撮口音,口型深。归韵不要完全依照u的发音位置去唱,要用“嗷”的感觉去唱“呜”音,即可改变声音的响亮度,发音也比较容易。
6、怀来辙:同韵字如埃、哀、埋、怀等。这个辙属声音最响的宽韵之一,ai音位置居口腔中前部,有较理想的声音效果。但收声要有“收”的感觉,要逐渐收敛,以防强音到底。
7、灰堆辙:同音字有梅、谁、回、雷等,这个韵的ei音,位居上腭中部,口形稍深,音色较暗。凡遇到时值短促的腔,可按原位置唱。如有稍长的落音,应适当予以移位,用ai的感觉唱ei音,可增加声音的亮度。
8、遥条辙:同韵母的字有庙、飘、瞧、娇等。自然形态的的“嗷”,由于双唇外鼓,增加了口形深度,托腔以至收声,从感觉上移位,增加声音的洪亮度。
9、由求辙:同韵母的字有楼、愁、柔、忧等,这个辙的韵母ou音,首先使双唇呈撮口状,加长了发音管体,口形深了,音位稍后,缺乏洪亮度。托腔时可用ao的感觉,下意识移位唱ou音,但不可过分,否则变成“遥条”韵。京剧处理这个韵是很巧妙的,比如《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甩腔明快潇洒,就是在不伤害字意的原则下,从感觉上移位,使深口形的“呕”音加入了“嗷”音的成分,以洪亮飘逸的声腔充分体现了杨子荣“壮志未酬誓不休”的英雄气概。
10、言前辙:这是常用的宽辙韵,同韵的字很多,如监、天、边、满、唤等。此韵虽属宽韵,但“按”音口形大,带有鼻音,如不注意音位会使软腭下降,把较多的气息挡入鼻腔,影响发音的能力。
11、人辰辙:同韵字很多,亦属宽辙。如魂、沉、真、今等,这是带鼻音的字音,演唱时可借“哀”音给以感觉上的移位,但不是发ei音。
12、江阳辙:如乡、强、扬等,韵母ang属鼻音字,但比“中东”辙音位靠前。“昂”音口形略显宽大,位置稍后,遇到甩腔时可适当加入“啊”音给以音色上的调节。
13、中东辙:韵母eng属后鼻音,同韵字很多,如声、惊、听、兵等。托长音时稍打开口腔,给eng音注入一点“昂”音,效果会更好。
mmexport1503182372923.jpg

47

主题

214

回帖

1117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117
发表于 2017-8-21 02: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104

主题

6450

回帖

4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3264
发表于 2017-8-21 09: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7-8-21 11: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啥也不说了,楼主就是给力!

4

主题

4594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231
发表于 2017-8-21 18: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7 03:45 , Processed in 0.33351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