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县人物】 思念文坛知音仝德普
" K0 E6 L* Y; M; n4 F( K 我因长年住在西安,又换了手机号,一年过去了,才知道德普老师不幸去世的消息。
: F5 c7 A. P. ^8 S8 ~3 n 多年前,我写了一篇《关中的火炕》的散文,是从民俗的角度写的,是有感而发。时我在雨季到南方出差,被好意安置在新房内,铺、盖全是新的,因为潮气太重的缘故却根本无法入睡。由是想到家乡隆冬能取暖、雨季可驱潮的热炕——可惜南方人不会享受。由此引发我写了篇关于火炕的文章,自认为介绍的够细够深刻,还洋洋自得,觉得有些特色。但报社李养民编辑告诉我说没有故事性,不符合他的这个文学版面的要求,并建议我看看仝德普的相同命题的文章。就这样,我算是认识了仝德普(的文章)。
- \2 {9 b& v. _$ ]: p/ {6 k D 由于我在惠安化工厂供职,在工作与人事方面算是另一个小天地,与户县的众多同仁交流甚少。
6 I1 ?4 G# R) ?& G$ \* j2 K0 c 有一年,我因为有一篇文章被收入《户县文史资料》而应邀参加户县政协组织的审稿会。由于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与到会的绝大多数人员(多是前辈)相互很生疏,好比一个班突然转来的新同学一样,新同学不但会感到生疏,而且会有一点茫然——我当时就是这样。我朝坐在身旁的老前辈(后来才知道是曾任户县文化局局长的马宏智老)打听与会者有没有叫仝德普的,马老嘿嘿一笑说“你对面就是”,说着用手一指。其实我俩的说话和动作,仝德普看见了,也听见了,只见他颔首莞尔一笑——一副忠厚相,一派君子风度。+ y2 L0 M8 {3 d! V1 F: a
休息时我俩以相见恨晚的态度——确实是相见恨晚,聊了一阵。德普说他早就知道我,我很诧异。原来和我认识他一样,他也是从《户县报》上多次看到我的文章知道我的。这一次他也是在初审(稿)时看到我的稿子,心想会见到我的。说就是我不打听他,他也会在休息时找我聊的——他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俩以文会友,是未曾谋面却心心相印的朋友嘛!是真真正正的文友,实实在在的知音。
3 Z. H" A, f6 k4 a. s& u 再一次会谈,其实还是在第二年的审稿会上。其所以说会谈,是有些工作上的内容,时户县决定重写《户县志》。我本身是《惠安史志》编辑——位于户县城南,秦岭北麓,占地11000多亩的惠安化工厂是“一五”期间建设的大型国营企业,是由苏联援建我国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正是由于惠安厂的落户户县,才有了陕西省第一化学工业学校(前身是惠安职校。现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户县热电厂(原名第三热电厂)的落户户县,才有西(安)余(下)铁路……上一次的《户县志》关于惠安厂部分写的太过简单,这虽是惠安厂未提供资料所致,但毕竟不客观。我就此曾给县委书记写过信。建议新县志应给惠安以恰当的篇幅——那天德普和我聊此事,希望我提供些资料。虽然我的资料是现成的,但我认为应由组织对组织沟通,德普称是(后来,户县曾去人与惠安联系,吃了闭门羹。那天我不在,此是后话)。6 n/ J% d7 P# Z
在我的印象中,德普是个淡泊名利而且非常达观的人,他的文章虽质朴,却很有见地。介绍农民思想家杨伟民的《乡村哲人》便是他的代表作。其虽是平民作家,却在人才济济的户县文坛享有盛名,从一个侧面可见他的品质。后来,我又读了他谈户县是中国古代第一所大学“辟雍”的所在地的文章(与我写户县是“长安十三都之第一都”遥相呼应),介绍了户县文化的深邃和民风的淳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i4 M: I0 E' w' D+ t 据我所知,德普在户县文史编审中是挑大梁者之一,我所参加的几次审稿会,面对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老档案”、“活档案”们,正反意见都有,有时争论的很激烈,甚至还有些刺耳之语,但德普一直听得很认真,表情也十分平静,从不激动,也不当面做解释。同为编辑的我,自然深有感触——显现了其的不凡涵养。6 }! k8 }2 A3 n0 V: b: f; i9 B
更让我感动的是第十七期《户县文史资料》将我列为校对之一。别人出力我挂名,我觉着有愧。刘育宏主任说大家认为我提的修正意见比较多而且中肯……后来我才知道德普是事实上的校对之一,却让署上我的名字,坚持不让写他—— 一滴水可折射半个宇宙;一件小事折射出德普的人品。2 {! S, G4 Z/ N" ?0 X( ^7 q) N$ W
诗曰:以文会友结同心,惺惺相惜感情真。; v$ E4 S* J, b6 \, t4 [" Y0 t$ ]) j
《乡村哲人》撼天地,更有《辟雍》论古今。
' X V' f: K$ I/ o 辛勤耕耘结硕果,叶茂盖因扎根深。
, P4 C: X, I( o! ?2 e 君已不幸驾鹤去,文坛痛失一知音。+ ]: [0 K8 R: C8 `( F) h3 n6 P( G
" s- N7 H, K( d: H/ A# y; T
(作者简介:靳应禄,兵器部惠安史志编辑,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被聘为户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员、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民俗文化研究员、香港中民影业文学顾问。系陕西省老法协法律工作者。微信139911805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