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7 y9 g" P/ r5 o9 b" Q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 ]: s" v, j3 s9 A* k( n3 z, ?
(1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7 Y6 P- t- U! _. l v, N) h+ ?(11、1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3 R, ^- F( S1 ]. D* Q9 m$ s
【故事】把孔子捧上神坛的第一炷香,是仪封人点着的。但是当年能对孔子一直最敬仰的人是颜渊。颜渊曾经一叠声称颂他的老师:“老师的学问高,高的比珠峰还高,我仰着头,后脑勺都快折到脊背了,还看不到顶;老师的学问深,深的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我猛劲潜水,水压都快把我压扁成一片纸了,还看不到底。我觉得他在前面拉着我,引导着我;忽然发现,他还在后边督促着你,推着你。老师循循善诱的风度最迷人,不光教我学文化,还教我咋做人,我彻底沉浸在老师的魅力里,如沐春风。我竭尽全力向老师学习,但是老师的高度简直是高不可攀!”
8 X" d- R( C! \* {+ W( X0 |孔子困于陈蔡的时候,连子贡、子路对老师都有怀疑,有了抱怨,但是颜回仍旧一如既往坚定不移毫不怀疑地相信老师。可以说,孔子最得力的四个弟子,是子贡、南宫、子路、冉有,但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只有一个,就是颜渊。
% q+ E9 ~ e8 |4 t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贤,七十二贤中的十贤,那又是孔子亲口以总结大会的形式郑重表彰的;《论语》中,孔子随口称赞过的弟子不少,但是用感叹句并且还加上反复修辞手法的,颜回是独一份!在那个写字还要用刀刻,木片竹片也很珍贵的时代,书中记载用反复手法,你自己想想那有多不容易。% Z+ c" s3 a3 { k$ o0 d6 G& G2 H- l- q
孔子是这么表扬颜回的:厉害了,我的颜回!就是那一竹碟饭,一瓢凉水,他吃喝得有滋有味;就住在贫民窟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穷苦,颜回却总是乐呵呵。他有收获,精神丰富呀,厉害了,我的颜回!
* V/ m/ t% B2 F; E. H/ C' I3 X孔子这么表扬的颜回也不是呆头呆脑的学霸,这家伙也不缺幽默细胞。孔子困于陈蔡的时候,逃命要紧,等看不到追兵的时候,发现把颜回也丢了。孔子急坏了,后来颜回终于跟上队伍了,孔子长出了一口气,脱口而出:我还以为死在土匪手里了。颜回倒是淡定:老师还活着,我颜回怎么敢轻易就不要命了呢。
* v* H, @: i0 P可是造化弄人,颜渊最终还是死在孔子前面了。没办法,颜回长期生活方式决定了,他可能营养不良哟,而孔子又太长寿。但是他们师生的情谊实在太深了,颜回这一死,对孔子的打击实在太大,孔子呼天抢地:老天爷,你这是剜了我的命根呀!你咋不把我收了,让颜回活着呀!”% H# t7 T) @) g% D3 t$ l4 s
孔子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把当时跟着孔子的年轻弟子们看傻眼了。老师呀,不对吧,你平时教我们,嘛事都要按礼法,低一辈的人去世,你这种哭法好像……孔子说:我伤心过度,没守好礼法了吗?你们就让我破次例吧,我不为颜回破例,又有谁值得我破例呢?8 K3 O. J+ K/ t/ v! N; S- g( ?
【乱谈】钻之弥坚,很多翻译都将“坚”理解为坚固,连李泽厚都忽略了,不过幸好看到杨伯峻先生翻译为“深”,这样我才能放心大胆讲故事了。翻译只求信,不想达,就更别论雅了。孔子的学问只可能是高深莫测,不可能是高坚、高固吧,费解死了。
/ G( F, I5 d G }' P) v0 ~. s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句一样。要只理解成孔子一会在前,一会在后,那什么意思?孔子给颜回展示凌波微步移形换影乾坤大挪移神功?
) K- L& z( J* f6 r1 g% Q贤哉,回也!这句话的翻译,十家有九家太不给力。主谓倒装句式是不能随便用的,用了,那就是感情强烈得说话都要颠三倒四了。
0 r/ K9 j4 ]' X天丧予!天丧予!这处反复手法,也必须把孔子内心深刻的悲痛用现代人的方式表达得更清楚些。/ ?5 J1 @8 G* Q+ n8 Y
子恸矣。这句话里,实际包含了对孔子伤心程度的巨大不解。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要求人们遵守礼制,自己当然更是率先垂范,随时处处讲究。他后来总结自己一生,最高的成就,达到的高度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矩,规矩,就是礼法的规矩。
7 b- E6 P; W+ `还要注意,《论语》中有多处记载弟子们对孔子某种行为的不解。当弟子们认为,孔子的做法好像不符合孔子以前讲的礼制时,孔子都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他的做法实际上是符合礼制的,但是这次,孔子真是破例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圣人也有伤心欲绝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