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2 21: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最早的木质桥梁——咸阳沙河古桥遗址
. e, p0 ?4 P* E3 A3 Y5 z( X4 }& p
) M/ }! Y/ O: W$ k0 n' v 1986年,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沙河古桥遗址被发现,经考古发掘,这座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桥梁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二十年来,古桥遗址命名一直存在不同的说法,大部分学者认为是秦汉时期的古木质桥,但也有学者认为是汉唐时期的西渭桥。经过一些专家长期孜孜不倦的考证,最近,古桥遗址命名又有了新的解释。 1 P5 h& h5 ^/ D- N
" S, H- p" K2 _/ @; P
世界上最早的木质古桥遗址 ! {0 X% g% V$ w) s% s i2 x2 @) g
. O7 A( w$ J9 G
今年6月中旬,记者来到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寻访了沙河古桥遗址。据古桥遗址文物管理所所长林文君介绍,沙河古桥遗址是1986年农民挖沙时偶然发现的,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1989年,经考古发掘,发现桥的总遗址长度为306米,发掘长度为106米,在原址上修建的大厅长为76米,宽为16米,暴露出桥桩16排、112根,每排间距3—6米。已经露出的木桩高度平均在2米左右,直径平均为40厘米,木质有松、柏、杉、桑,还有贵重的楠木,桥面已不复存在。已经发掘出的古桥遗址是桥桩相对集中的一部分,大厅外还有30米,已填埋保护。 # ?- F+ _# \% W7 z4 s p
9 v5 Z. R, U+ e/ g# @9 v( r 考古发掘中,在一号桥的东侧300米处又发现二号桥遗址。1989年,文物部门对一号桥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中科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采标木进行碳十四测定树轮年龄为2350年——1910年,木桩绝对年代为2200年左右,为我国秦汉时期的大型木质桥梁。后来根据很多专家的推测,一号桥兴建于战国晚期,完工于统一时期的秦帝国。桥桩上有很多被烧灼的痕迹,说明这两座桥被人为毁坏。究竟是如何被毁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秦末项羽攻破咸阳后,西屠咸阳,放火焚烧宫室,并烧毁了这座桥;第二种说法是毁于西汉末年导致关中生灵涂炭、大型建筑“十不存一”的农民起义。从最新研究和遗址出土的文物证实,项羽毁桥说已站不住脚了,目前倾向于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毁桥说。
$ g4 T! X3 G% P/ ?1 ^: x$ `8 M7 ~; `$ i X. h" U
1989年,考古人员在桥南端发现了7块约700×110×7厘米的巨型铁板,每块重约2—3吨,有人认为是桥下的导流槽,也有人认为用于固定桥端的材料,具体有何用途,目前尚无定论。桥址附近出土有秦汉时期的铜器、铁器、砖瓦等文物100多件,以砖瓦和瓦当数量最多,其中时代最早的是变形夔纹瓦当、五角水道、素面半瓦当、绳纹简瓦、板瓦等,它们的形制和秦咸阳宫遗址出土的同类文物几乎完全相同,其时代为战国晚期和秦代。尤其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在一号桥南30米处发现一件大型铜饰,其外形呈叶状,与秦雍城遗址出土的铜器和秦咸阳宫出土的空心砖、方砖上的纹饰风格大体相同。
) j$ s% W, Q6 Z2 k8 c+ }, m( X; t1 y, B8 D; M Q% z# C!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