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1980年的事。我因为闹肚子住了几天医院,周末未回家,那时又没装电话,妻子不放心,周一带着小孩到单位来探视。由于我偷了个懒,用前一天打来的开水给儿子冲奶粉——水温达不到,加之奶瓶又未消毒(时值夏末盛暑,奶瓶内的隔夜残液可能已经发酵),儿子坏肚子了。我们便到惠安医院去治疗并遵医嘱用了药。没想到是夜儿子的病不见减轻反倒加重,彻夜上吐下泻,以致连哭、睁眼皮都很费劲。奈何到天明,便急忙再去医院。
, B$ E) d A. \! T 说到此,有个小插曲,那天上午一说要去医院,我四岁半的女儿说啥也不上车(自行车),妻哄说去照相才勉强同意,因为照相馆与医院在同一方位,再说,我们一直没有全家照,妻既说出口,我自然配合,也就实实在在先去了照相馆。说来凄婉,这张旧照片可见儿子当时因脱水已“奄奄一息”(医生语)的情形,也真实记载了我初出院的憔悴及女儿担心进医院而将愁绪写在脸上的表情(见当天的照片)。( s) f/ c! h/ H' r# L
值班的赵怀强医生听罢叙述又看了前一天的病历说“药没有错。既然药还没有用完,就不用再开药了,把服药次序调一下就行了——昨天告诉先用的药,今天后用,间隔4个小时,药量减半。”鉴于儿子已经严重脱水身体极度虚弱,赵医生问了我们父子的血型后说“你赶快给娃输些血”。就这样,半天时间总算度过了危险期。
6 p+ @, a. s* d+ x7 d: k* m# X 过后聊起来,赵医生说:“药要起作用,胃首先得吸收,连喝水都吐,受药物刺激吐的更厉害……应让小孩先休息,也让胃休息,X医生开的药和用量,理论上没问题,我是考虑到小孩太虚弱,所以减半。”
' v# R- Q6 N( c% e0 v. R% g 想起赵医生说“很危险,已经奄奄一息”的话,我还真有点后怕呢!其“胃里没有东西,又连连呕吐,没法承受药物刺激”的理论浅显易懂,极富辩证法。佩服赵医生。感谢赵医生——当年,惠安职工医院每个科室都有技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名医的,譬如内科的杨荣方、张廷芳;外科的陆智懋、王保富、孙振;妇科的章琪;儿科的柏俊莲、赵怀强;还有放射科的赵玲讓和眼科的李凤岗更是西安地区的专家呢!
, T' J* X4 h! B
$ w% u+ z. q" }& v( {$ Q 附当天的照片:0 M5 m' G/ Y" r( g8 p
) ~3 v. C0 ]! ~ h( K% ^' x4 B5 R. [; d- N, P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