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胃不好,常常是吃不得饿不得,见饭饥见饭饱,但是无论这一餐吃得饥饱与否,总觉得饭后还要再补充点什么,有时是一个桔子、苹果,有时是几颗大枣、一块蛋糕,或者馍片、饼干、锅巴、豆干,似乎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吃饱了一样。在这么多些吃食里面,最让我觉得爽口爽心的还是干干的石头馍。/ }! W; R0 g* s
细想,这种习惯也许是小时候养成的。常听母亲说,我小的时候,她要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因为父亲在外上班,所以她常常把我带到田间地头,但生产队的出工和上下班一样,是有时间的,她怕我半前半晌饿着,就用鸡蛋五香粉油盐和好面,烙成干馍,切小块,用手帕包起来,系在我手腕上,我饿了随时拿一块出来吃。这种系在手腕上带到地里的烙饼现在想起来都酥脆有滋味,无论天气怎样变换,吃起来不硬不干不硌牙。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对这烙的干馍情有独钟。直到现在,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每天早上生产队队长会站在一颗歪脖子树下,一边高声喊叫社员们出工一边“咣咣”地打铃,完了,还把铃绳绳用力一甩,挂到树枝高处,目的是防止我们这些小孩随便打铃!在那个缺衣少穿、物资匮乏的年代,“打铃”也成了孩子们自得其乐的方式了。
5 r0 g- B, }- p4 _* X% F 对于干馍的另一种喜爱,源于每年“二月二”吃的花花馍、棋子豆、包谷花。至于为什么要吃、吃这个有什么讲究,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每年“二月二”的头天晚上,我们总会很热心地候在打豆机的跟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通红的炭火,还有转个不停的打豆机,直至看着它冒着白气再爆发出“咚”的 一声闷响,然后作鸟兽散地蹲在地上,捡拾四散的包谷花。
5 s; j6 a5 t0 z 包谷花固然好吃,但最能勾起我儿时记忆的还是棋子豆、花花馍。做棋子豆的面由鸡蛋油盐和调料和制而成,面要和得硬、揉得筋,这样便于制成不同的形状;烹制工具最好的还是铁锅麦秸火了,火着的快灭的也快,做出的棋子豆不容易焦,吃起来油香酥脆,百吃不腻。自小到大,我一直不喜欢吃油炸的棋子豆,有人说 经油炸制后的棋子豆酥脆,我个人认为则不然,一则面食经过高温油的炸制,没有了麦子原有的天然清香,二则不利于保存,时间长了经炸制的棋子豆会散发一种油油的怪味,没有了菜油的醇香,况且,不利于不同体质的人在不同环境下食用。; h, N' |6 g4 |/ g, L: ?
再有就是“花花馍”了,通常是老人们做,不同于凤翔一带蒸制的“花糕馍”,用的是和棋子豆一样的面,和好,饷好,再擀薄,切成需要的形状,用手捏成各种小动物、花草形状。我记得大概是用剪刀剪成鸟的翅膀,用梳子扎各种深浅不同的孔作花纹,完了还会用筷子蘸一点红色的染料,画鸟的眼睛什么的,然后再放到锅里烙,同样要注意火候。当一个个冒着热气的的花花馍被摆放在筛子里时,,那种散发出来的粮食清香真令人终生难忘。
: m9 Q' v5 L u. Y伴随着棋子豆花花馍,转眼间,我高中毕业到西安上学,一个星期回一次家,每次周末回学校,近路的同学都会带一些吃的东西,有时是蒸的红薯,多的还是芝麻坨坨,就是把当年新打的芝麻炒熟压碎再加菜油盐葱花味精调料制成酱,把和好面擀薄,芝麻酱均匀地涂抹在面片上,卷成花卷一样,切成小剂子,直接放倒在案板上,用手压平,就成了芝麻坨坨,这是我见过的最简单的做坨坨馍的做法(不同于我自己做的,一个一个地卷),是我在同学家里看的,焦黄的面饼混合着芝麻香味,吃着有滋有味,香啊!3 K) X0 c# k7 o' a1 Y; e) U( V
去年冬天,到武功去看望同学。武功县是后稷教稼之地,关中平原的土地肥沃,种出来的麦子品质更为优良。回来时朋友送我一袋当地很有名倪家的大锅盔和棋子豆,锅盔直径有一尺多,6、7公分厚,乍一看,借用时下很流行的一个网络词,就是“很强大”呵!真是应了关中八大怪里面的“锅盔象锅盖”!锅盔里有茴香,闻起来很香,只是我牙不好,每天掰一块嚼,那筋道劲嚼得我脸上的肌肉都疼,呵呵。棋子豆,看起来硬而且干,但吃起来却酥脆可口,满口留香,令人回味无穷,真是老少皆宜,很怀念啊。
6 U9 r: V0 a0 x% H0 A/ i 今年夏天,因为天气炎热加之饮食不注意,我的胃病反反复复总不见好,干脆少吃饭,多吃网购的馍片,山西运城产的,如今的馍片,五香孜然牛肉麻辣香辣等等各种口味一应俱全,油多,调料重,味道浓,乍一吃,香,多了竟觉得吃进去的不是干馍,是满口的调料啊!呵呵。
7 ^$ A, L% v. ?, h' G6 `' r6 `后来索性在街上买石子馍吃,大片的,凹凸不平,焦焦黄黄的,看着并不怎么抢眼。关于石子馍,是有些来历的,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有石器时代“石烹”的遗风。据传“神农时食谷,加米于烧石上而食之”,唐代叫它“石鏊饼”,还把它作为贡品向皇帝进贡,到清代时候石子馍 传入江南,大诗人袁枚尝罢大加赞赏,称之为“天然饼”。" C+ r s) l0 s3 |1 p- x: _
石子馍的产地,渭北一带很多地方都有,比较有名的有富平、蒲城、高陵的石子馍。我买的是蒲城的,10块钱一小袋,里面有花椒叶、茴香、芝麻等香料,偶尔还能见着被炒的光滑黑亮的鹅卵石。放办公室里当零食,闲了掰一块,少食多餐,口感咸香酥脆,助肠胃助消化。
$ L* y' A+ g1 O. l2 |" S我常常想,中午饭后,若是搬个凳子坐在墙根下,边晒晒太阳,边尝尝石子馍,等吃得口干舌燥,再泡一壶清茶,滋润、随性、惬意啊。“饥食干馍渴饮茶,闲时再观红叶花”,这也不失为人生一件快事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