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长河落日 于 2015-4-7 19:45 编辑
. s& c3 y0 I+ s' c" Z% C* u6 n$ @' m
李老师网名木子,是我十年前的网友,西安纺织城一学校老师。她为人热情,厚道,喜爱大自然。常逢礼拜休暇,和网友爬山休闲。她喜欢写些日志、日记,记述自己的生活,下面的文字,是我在她的日志《跳皮筋》后的评论。 春日的终南风和日丽,夏日的终南流水潺潺;秋日的终南色如眉黛,冬日的终南银蛇飞舞。我的家就住在终南山麓不远,看惯了终南山的秋雨春风,沐浴着终南山清澈见底的夏水,有多惬意,久居省城的你们是感受不出的。陕西一贾姓作家说西安是“废都”,此言得之。所以我说,你们省城人,再不要在我们乡下人跟前,夸耀你们的灯红酒绿,炫耀你们的轻歌曼舞了。 来吧,到圭峰山,& c3 k0 [3 f' U% r, J3 ]: K
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
" Q: x% d; n* @3 Z 来吧,到太平峪,1 U1 a$ }! F7 j1 W: r2 U
享受“云深不知处”的仙境。! w+ i% s( [0 ?2 k8 s
来吧,热情的户县人,! m) N2 y" s3 G) g
张开热情的双臂
+ x3 d' l) K1 I- c2 D 欢迎你们! $ g3 ? s ~% p$ {( @2 C
* T5 P% r; X6 B( ]+ ]
附李老师日志《跳皮筋》 周末朋友相聚在南山脚下的一所农家小院.小院对面就是叠峦起伏,苍翠欲滴的终南山,山根下流淌着一条小河,河水绕石头哗哗的流着,小院因为我们的到来,热闹起来.午饭过后,大家在小院楼房的房顶坐下休息,喝着茶,看着对面那满目的绿色,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真是惬意!忽然有朋友从包里拿出红绸扇子,竟然还有皮筋!立刻有几人跑过来拉起了皮筋,还有人就提议播放<麦苗青青>的歌曲,歌曲响起来了,我们和着音乐,跳起了皮筋舞,啊!皮筋在我脚下缠绕着,我的脚在皮筋上自如的翻飞!我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回到那个阳光灿烂的金色童年!那时我就是这样,带着弟妹,把皮筋拉成一个圈,我喊一,二,我们就开始唱着歌,跳起皮筋.直至弟妹跳不动了,才停歇下来.记得有一次我端着一碗米,准备去水龙头淘米做饭的,看到有小朋友在院子里跳皮筋,就忍不住端着米碗跳起来,大米撒了一地,我慌的赶忙捡.可还是有很多米混在了沙土里.要知道那时的大米是定量供应的,大米是粮食中最好的了,我吓的哭了.多快啊,转眼近40年过去了,老了!老得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啊!: f- y+ X0 z8 M4 K
"麦苗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好像那春雷响四方,千家万户齐欢笑,好像那春雷响四方".还是原来的歌,还是原来的皮筋跳法,人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 r2 c0 _! a/ |( N8 c2 v( Z
. P _/ b% j% q1 L p$ v. W,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