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664|回复: 1
收起左侧

【看两会】两只大老虎的最新信息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

回帖

83

积分

初出茅庐

Rank: 1

积分
83
发表于 2015-3-13 17: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永康、徐才厚这两只大老虎被移送司法已经很有些日子了,这两个案子何时审、怎么审,是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感谢两会,让媒体有机会接触到熟悉内情的相关人士;感谢《香港商报》,他们挖到了料,并率先公开了最新的消息。
3月13日,《香港商报》在A3版发布消息,标题称“两高官员:周永康案年内公开审理”;同日,香港商报网所采用的标题更进一步——“独家:周永康案年内公审开放不亚薄案”。
这条消息,其实不仅仅像标题所说的那样只跟周永康案有关,还披露了徐才厚案的相关信息。总起来看,有这样几个核心要点:
1、周案目前正在侦查阶段,进展顺利,周并未像外界所说的那样牙关紧咬,而是态度相对配合;
2、周案虽然案情复杂,但预计年内会起诉审理;
3、周案异地审理,不会选择北京为审理地点;审判会公开,公开程度不会比薄案差;
4、相对周案,徐案进展较快;虽由军事司法机关起诉、审判,但除涉及国家机密问题之外,其余问题的审理过程可以公开。
上述消息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未具名的“熟悉案情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官员”,一个是“中纪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组长张建南”。后者还同时具备另外的身份,亦即“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因此,《香港商报》将消息来源统称为“两高官员”。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周徐两案暂时不可能再有更详细的信息了,比如周案异地审理选择哪个城市,比如审判的具体时间表,等等。但是,对于信息饥渴的人们来说,上述四点核心信息已经基本可以解解渴了。
《香港商报》在广东省内尤其是深圳可以买得到,也是香港“文、大、商”三家中资报章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它所报道的这条消息基本上是靠谱的;个人认为,基本可以采信。
我之所以认为该条报道披露的信息可以采信,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上述两位“两高官员”的级别足够高,有机会接触到相关信息,亦即所谓的信源可靠;其二,办案有纪律,尤其是周徐两只大老虎的案子,纪律必然森严,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能说的可以说到什么程度,接受采访的两位“两高官员”也必然心中有数,尤其是面对一间“港媒”的时候。所以,为什么是《香港商报》而不是其它海内外媒体挖到了这样的“独家”消息,也就大致有了答案。这样的信息披露,虽然不那么正式,但却足够靠谱,而这对于受众和观察者们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周徐二人,曾经位高权重,两案由此情况特殊,必然受到国内民众和海内外舆论格外、广泛、高度的关注。周徐两只大老虎虽已入笼,但在案件审判之前,实际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的信息沉默期。这种信息沉默,虽然在程序上无可挑剔,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闻的产生。现在,“两高官员”透过《香港商报》这样一个渠道披露案件的相关进展与前瞻,虽然细节不足,但对于澄清传闻是有相当益处的。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3月12日对凤凰卫视关于周案等重大案件是否会微博直播问题的回应,也是对周徐两案审理公开程度的一个旁证。孙军工先生用三句话来阐明最高法院方面的立场,其中第三句是“要通过对这些贪腐案件的阳光公开审判,振奋民心,推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孙先生同时表示,“对于审判公开的形式,已经充分地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应用广泛这样的一个特点,凡是社会受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这种司法信息的传播形式,我们都不排斥,都会积极的去运用”。所以,对于周徐两案的公开审理,我们还是可以有所期待的。
发表于 2015-3-13 23: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1 06:05 , Processed in 0.1571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