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949|回复: 2
收起左侧

习近平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复制链接]

208

主题

151

回帖

2695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695
发表于 2015-2-14 11: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土地的儿子回家了—习近平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f5 R/ h9 w% q0 |: u2 W# I
) T& j; s8 b: L" X, N0 t( C) _0 ?
  新华网延安2月13日电(记者 霍小光)2015年2月13日,农历乙未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陕西考察调研,向革命老区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祝贺新春。第一站,总书记到的是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
8 i0 R3 Y0 `- q
- y& z. j" @- y. H* M& K  (一)“陕北高原是我的根”
/ [3 S: p3 E3 S
0 S" g  t7 {/ I9 {7 M( B. b4 s  u  中午时分,安静的梁家河村一下子沸腾了。/ d6 `" b  n! T$ k6 U1 {, }

! v% N6 D, c( |0 u% v$ ^, b  “近平回来了!”! G& d3 W6 M2 @# `5 j- m+ r
! m2 G# P/ A9 v0 I/ S, r0 E$ v
  “总书记来了!”) y. y- T6 b& U2 O7 I" {/ o

* G4 l& l% B( ~1 `  在村口一块写着“知青淤地坝”的石碑前,十几位乡亲激动地同这位当年“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现如今13亿中国人民的领路人握手寒暄,欢迎他回家。

1
8 G" E3 k& Q: T% W% P8 T: ~. s3 g- y2 h- K
1
0 N" r9 Z; L( i% c  e7 @" `* }  i9 B: ]8 ]; N1 O, T% C/ M
1
* F0 l) F4 z+ ?' E. F' j+ O- i4 D: N5 X" n' Q" v2 t& Z# x+ C+ ^

" k& s! W. }+ `1 V. n5 D0 R  47年前,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大队,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1975年秋天才离开这里,整整7年时间。8 {5 i# _- W. c- J
2 ?) f0 S. J, m9 c" p& t6 }
  今天,见到乡亲们,总书记十分高兴。虽然每个人脸上都印刻着岁月的沧桑,但老朋友相见十分亲热。
: o! |' j5 O: q) U( z, {- C  h% I! X  @5 J/ p' s8 S- W
  “盈儿,你可老了。”习近平一眼就认出了村民王宪军,叫着他的小名。王宪军和总书记攀谈起来,一起回忆当年打坝淤地的劳动场景。王宪军流利背诵出当年习近平为大家编写的“战斗口号”:“决战1974年,干部带头抓路线,群众都是英雄汉……打坝一座迎新年”。 总书记点点头说,40年了,你还记得!
! N' Q- G  ^  L2 s) g! Y
3 U8 D0 m0 [1 ?# L  D1 L  眼前这块夹在山沟里的平整田地,就是当年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和插队知青们打坝淤地造就的良田,如今仍是村里的耕地。' F5 r7 y$ n5 F4 _! _) l/ M

9 x5 Q  P7 A) V% j; y' z, D7 C  那时同习近平一起劳动的村民石春阳,如今是梁家河村支部书记。他向总书记介绍了近年来村里开展治沟造地,利用淤地坝增加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的情况。习近平边听边同村民们回忆当年打坝淤地的场景,详细询问水土保持和耕地保护情况。8 Q& [; b) z) E( n

* Q4 O) O- k) f& ~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1975—2015,时间整整过去40年。这中间,习近平曾在1993年回到这里看望父老乡亲,并于2007年、2008年、2011年、2014年4次给梁家河村回信,表达惦念之情,鼓励乡亲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 L7 D5 o# X8 v) ]6 @9 \  
1
4 _$ d- A) n/ W) g- H/ J2 V' L2 _, y: [$ ?3 H

5 ~5 i1 ~5 x5 S: f  今天,习近平再次回到这片黄土地。同他一起来的,还有夫人彭丽媛。( X6 h/ V( J$ p5 F2 ~# r0 `

+ I2 c7 m7 c) _  总书记用陕北方言向乡亲们介绍说:“这是我的婆姨(陕北方言,意为妻子)。”. Z8 W) m( E- \8 R7 m1 H+ {% n2 L

7 {1 a& R6 Z+ ^( v0 Z  B, D  大家热情同彭丽媛握手,欢迎她来到梁家河。
$ x; x( J  f4 X+ Q/ a1 u
3 \4 X% J( G# v* _, _& g& S4 z  习近平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J/ v6 U- n& }4 W: O3 V! L
/ c: G. l4 T$ y" |9 h, x8 K7 T
  (二)总书记自己掏钱送年货( n  x4 ^+ M% V3 J
' }. j( S' V0 S$ p
0( i4 X/ |5 g6 i  z, h5 S) n
5 Y8 K9 A; G; H7 ?' H0 _/ T
# q) N9 H0 J7 _9 {
  春回陕北,春阳明媚。远处沟梁上的积雪渐渐消融。梁家河村沿山而建,村民们的窑洞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之中。从村口到村里,总书记同乡亲们一起走着。' g* T1 }  q3 v0 O# \3 P
- o1 H: R& v2 l6 F& f" y/ r* n6 [3 V
  到了村委会,等候在这里的乡亲们见到总书记来了,热烈鼓掌。
+ I( i% _5 u6 d/ d, B: v4 Z
: s5 {9 i$ P# Y3 z. E  村委会的小院被围得水泄不通。老人、青年、孩子,争着同总书记握手。不少当年在一起共同劳动、生活的乡亲,习近平一眼就认出了,亲切叫着他们的名字,问候他们的家人。- }& h9 O- m3 U* s0 i
  
0
" O. Z1 X  D7 T% c& j4 k( `1 |7 H; j6 O" x/ [$ J9 C
0
- ^- S- V. O. `
, P$ I6 I4 k. A$ x5 C+ `3 ^
' H# V5 O% G4 V1 Y
  村民梁耀才握着总书记的手说,你那年寄给我的钱收到了,这份情义忘不了。原来,梁耀才妻子生了重病,习近平得知后,寄来1000块钱。! R+ S9 u. {6 _- h3 j

' B4 |4 E5 S6 J0 [4 Z; j; e3 H2 ?4 N  村民巩政富今年68岁。总书记对他说,你当年身体特棒,摔跤是村里最好的,不过,你可摔不过我啊。大家一阵欢笑。! S$ [# }4 d5 R# o+ ~: J/ l& r
$ x1 N- R( y$ [; _* Y& L
  习近平和彭丽媛高兴地同梁家河村的乡亲们合影留念。
3 B8 I( g  k0 F: c4 _) g  `, z3 v8 x: s9 E" W3 I3 Y2 }  L2 F
0
% o! D8 R) D& `# U5 Y7 i/ p* h% m4 m) B, D. X6 P* t

) [- f& E3 _- |1 r  习近平发表了深情的感言。他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T) M8 |+ B# v- q9 ~8 S7 N$ W" ~

4 e1 I, \8 o9 M
0
! A5 ~* h4 w  G) X: e" ^* u! w# E( }2 b$ i3 x% _$ c) U7 m
% C4 k" C3 Q, a2 X4 \$ M
  总书记对今天在场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说,咱们是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和梁家河村结下了缘分,注定了今天会与你们相见。你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曾与我一起生活、战斗。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9 g% h' j. Z  C# H! Y  
0
. H8 K- x" h4 c2 Z5 T. K# s; `
# y  ^1 ]. w7 \  M: Q: i
0
) U9 i5 E% }+ C2 H; Q
6 c1 S. q$ p- e3 m" x9 s
; s8 D5 _  \( a& K4 @9 Z2 c
  习近平说,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使我受益匪浅。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都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那个酸菜很久不吃还挺想的。
- f% m3 n4 l- Y9 x, ^* r* m
* \3 {/ o' v  C; N; e; k  习近平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 x% ~. {! v. i" ^
" N0 j- z) ]' o$ u
  春节快到了,总书记祝全村父老乡亲羊年大吉、喜气洋洋、蒸蒸日上、吉祥如意。# X3 s9 I1 @5 q  @$ Z, j& G/ F
/ r+ F# k7 L, ]8 C, O1 h
  习近平赢得了乡亲们阵阵掌声。, ?0 }) |& e1 b. w  D* O! w" Y

. F* E; |& G/ }2 s/ W! Q
0# f1 l0 N  |/ \6 `$ C- o8 O! {

% e& d+ u% n  C
# l7 I) S% O# o( R
  总书记给乡亲们带来了年货。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家家有份。这些都是习近平自己出钱采办的。2 g3 U# l% }7 g5 {

$ ?3 t5 r9 \( y  村民们纷纷向总书记拜年,感谢他的深情厚谊。
) [$ |8 S$ H" o9 \. {' h' T9 u! B: D( e! f  V% o
  (三)总书记心里装着千百个“梁家河”
2 r6 u" P* {2 B3 y5 L5 X
$ B! T3 v1 N) D, D  P  在村委会,习近平一边听取村干部介绍,一边驻足观看展板,不时询问近年来村民增收、林果种植、养殖业发展、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1 F" v! P8 x3 m" x
  [) O# l6 _% w% P0 H  当得知村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大力推广苹果种植,发展专业化养殖,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和互联网,习近平为梁家河村的发展变迁感到高兴。: W9 D4 ]% [# _, v2 g% f
6 a* l0 [7 P& E# P6 R* p) ?8 q6 `8 R. Z
  随后,习近平驱车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山上的果林,现场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W4 D9 b$ z, L& f0 t- N6 @5 y5 y: x

( X- ~9 U9 O+ X- v: f, W0 i" \  “苹果销路怎么样?一亩收入有多少?有农贷吗?”
* q7 Q1 o$ n; I6 E2 Q+ n
5 @7 P6 C; K: F& l  “村民的医保都上了吧?孩子上学没问题吧?”$ n8 w0 K$ ]" E0 \

! ?! f* z$ P3 \3 ~  总书记细细问着,县里和村镇干部认真作答。
/ x5 E: {6 c: I6 A- x2 ^' m. J& {9 Y! h# I) E5 Q6 a3 A
0% N% B8 E8 M% |4 F* k

2 ~/ M. \2 J0 N7 f3 ?! `8 o

3 h6 d4 ^. G! {- B. p5 a  习近平沿着陡坡步行了很远一段路。转过一个弯儿,他指着远处山沟里的一排窑洞对大家说,那就是我当年住的地方。这里沟壑纵横,窑洞前面的山梁如刀削斧劈,直直地横在眼前。那可是采菊东篱下,“愕”然见南山。正是这些悬崖陡壁,磨练着我的意志。他指着另一道山梁说,那时冬天我就是在这个山上打柴。站在一旁的石春阳说,那个山叫“躺牛峁”,很险的,牛都站不住。% s& T0 {% Q1 ?, f
4 \5 V. m, t& U: h
  总书记接着说,那时候放羊,把羊圈在一个山峁上,自己就开始看书、冥想了。说着,他转过身去,极目远眺。片刻,自言自语道:离开这里都40年了。
* h" j* W( r" V9 L& `  ~( [  R+ |, }  z% `  ?8 {- u% [
  总书记这次到延安,一个重要目的是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进行调研。
1 i3 O4 r- j9 c: j
1 e& n9 v) ]8 _+ w  习近平在很多场合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O! P* [3 c6 a8 }4 u: l- r8 O' ]9 b/ `$ L
  (四)“立根原在群众中”
+ ]. q3 y5 Z5 @
/ @. j8 C) E' u$ [: l. _  村民刘金莲家,是当年习近平到村里后的第一所住处。小院干净整洁,一侧放着一个大石碾子,窑洞门口挂着串串苞谷和红辣椒。
3 j: n# K% }7 H
! `  x- q' E2 w! Z/ ~1 t2 Q+ P
0
2 M3 G: p0 q) E+ P& L$ |' ]* ]+ f% Q, I- X: y
. r3 ]& c) O5 m6 T
  习近平来到这里。一跨进院门,习近平就指着靠外边的那孔窑洞说,我刚到梁家河时,就住这间。他指着另外两孔窑洞对刘金莲说,你达(陕北方言,意为父亲)你妈住这间,你们两口子住那间。总书记风趣地说,那年你们两口子新婚,我们这些知青还来闹过洞房咧。
' S- P# H7 ?% w! v% G$ T5 F* ^1 A0 o+ H; Y
  习近平住过的这孔窑洞,炕上放着一排铺盖和床铺,靠着炕的一侧墙上,用报纸糊着墙围子,墙上还挂着一盏马灯。总书记说,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 w( }; @' e2 e% b) B' h  
01 H# [: T: |5 i/ c8 f

+ {2 n% G+ h* i% \& |9 P/ _) E2 ?

+ i1 U" C+ M' J' ~  刘金莲家旁边是张卫庞家。总书记走进他家院子,说那时我们住在刘金莲家,吃饭在这边。“随娃儿(石春阳的小名),还记得吧,那时你达来这里给我们做饭。”总书记指着院子里的碾子说,这个还在,那时我经常来这里磨面。% V( @- ~8 C! {* x% C# I% f
( U* s: U1 ~) u* [$ Q
02 M- P: j9 v% k% h; u: U
; e1 S8 \4 S# T3 p
$ ]! B, _4 @. ^
  离刘金莲家不远,是吕侯生家。习近平当年在他家也住过一段时间。在福建省工作时,习近平接到吕侯生的信,说腿出了问题,在当地治不好。习近平就把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花钱为他看病。虽然腿最终没能保住,但习近平的帮助让吕侯生终生难忘。4 o# o% O9 }- \, F" l

/ `' J/ E" Q' X  `* g  一见面,总书记就握住吕侯生的手嘘寒问暖,关心他穿戴着义肢行动是不是方便,这两年家里生活怎么样。总书记和吕侯生并肩坐在窑洞的土炕上,回忆他们一起吃饭、共同劳动的场景。
( e3 }/ f% d/ K6 X7 `2 [
+ C, Y9 J( g! J1 A; C, I  1970年,生产队专门修建了6孔知青窑洞。习近平就搬到了那里,直到1975年离开。
4 M5 J3 v7 s5 e+ ^, N
) f! r5 P4 A- X0 E* m+ k
0" O' R4 [' Q2 m: ^, r' n) h* y: N

0 w$ S# n$ m: b& a

9 f0 }6 s: Z) T  习近平走进这里,指着窗户下面说,那时候这里摆着一张绿色的书桌,那边还有个架子,我们装行李用的皮箱就放在上面。7 n/ M, y3 }6 k7 o

: f. W6 x' q$ A* P5 ^, a, Z
0
& X% I$ o9 Y: {' B0 v
/ o* U# r, q! J$ d& H6 r. e+ D/ ]
  窑洞的墙上挂着一张珍贵的文件影印件—这是一份手写的文件:“梁家河大队党支部:经公社党委1974年元月10日会议研究决定接你队石玉新、石风兰、习近平三同志为中共党员。党龄即日起计算,特此函告。”
2 N% H2 {9 {, r, v/ W
- ?  p' h) c7 C* R) s  院子外面,保留着一口沼气池。1974年,时任大队党支书的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建成了这口沼气池,这也是陕西省的第一口沼气池。1975年8月,全省沼气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村上做了经验介绍……- \  P' x, |: y) H: g, r2 G$ r
  
0
% `: U. _1 b& J7 U! U( [0 c; v
# D1 x$ {) w' l. z7 b2 A* w
" D4 M$ v/ }3 w* |% W, M
  沼气池旁边窑洞的外墙上,是一幅手绘的宣传画。上面写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总书记招呼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他感慨道,这幅画也40年了。
5 U1 ~( g& G# d- G6 ~& B) a5 O2 w% n' `
05 Y7 v, P. |& C/ n

7 T+ f; F4 e8 Z! \! \
) J1 w: L4 f- a# t8 f
  不知不觉,已过了晌午。在当年老支书,也是习近平入党介绍人梁玉明家,主人热情邀请习近平留下吃顿便饭。习近平愉快答应了。热气腾腾的炖羊肉、荞麦饸饹、油馍馍、蒸南瓜、麻汤饭……乡亲们和总书记忆苦思甜,回忆着吃糠咽菜的日子。
3 ]' _! c2 `  E/ M9 I  L0 A; a! H7 C
  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曾将这首诗改动几个字,表达他对上山下乡的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消息来源:新华网  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 W1 A  h5 D6 m* z$ q+ }- H
/ _. S& }  ~: {' @
发表于 2015-2-14 16: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样的!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6450

回帖

4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3011
发表于 2015-2-14 19: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10-28 16:24 , Processed in 0.1122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