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1日上午,户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承包地转包而产生的转包地纠纷。情绪激烈的原告张林与被告姚良在法官入情入理的劝说下达成调解协议:解除原、被告签订的滩地承包合同,原告当庭补偿被告地面附着物折价款20000元。
1 `8 {, E% r, f6 y 好友为致富转包滩地养殖狐狸* |1 ]+ S/ O1 U) p6 v
1998年8月27日,张林与户县某园林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承包该林场十六亩滩地,期限30年,每年每亩承包费80元,双方按约履行。1999年初,姚良听说养殖狐狸利润很大,遂找到张林要求转包林场滩地,张林与好友姚良达成口头协议,将其承包16亩滩地中的4亩转包给姚良养狐狸,每年承包费320元。姚良在滩地圈起围墙,建造五间平房,种植大量树木,并将当年的承包费320元交给张林。8 c; o7 o, _ m" N
& J8 s6 H9 U6 p4 T; g7 n5 F. \ _* S
狐狸被偷致亏拒交承包费
0 ?: w9 {! p6 X: D3 c2 z 2001年至2002年,由于大量狐狸被偷,姚良损失过大,再未交承包费给张林。但2004年镇政府接管园林场后,姚良却给镇政府交了承包费,昔日好友因此产生了心结。2004年下半年,由于狐狸被偷的数量过多,养殖场无法继续维持,姚良觉得自己亏损过大,不愿意再继续养殖狐狸,遂外出打工。
# }; p( e- w& D6 r1 o
- k7 X3 H5 ~$ g& u- g, d+ t 滩地再转包起纷争/ s: @% T' e, _4 \" W: f: H
2007年5月,姚良未告知张林便将滩地再转包给万强养猪,每年承包费3000元。万强承包土地后,在滩地饲养200头猪,建了50间猪圈,进行了大量设施投入。张林多次寻找姚良未果,一气之下抛开多年朋友情谊将姚良诉至户县法院,要求解除与姚良之间的滩地转包合同,姚良给付13年承包费4160元,将万强列为第三人。 ' M7 a- P) {) N' Z _, V7 j
% [" p6 {0 P: w; V; m2 p 法官耐心巧调解促三方共赢& E7 _1 t: G2 k5 L, v2 J, N/ ?
万强的养猪事业刚刚步入正规,若解除原被告承包合同会对造成其经济损失,而姚良又不愿意对张林在滩地的投入进行补偿,三方分歧很大。为了实现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矛盾的最小化,法官没有僵化办案,而是充分运用“调解”这种事了人和、互惠双赢的办案模式,从法理、情理及经济效益方面多次耐心的做三方思想工作,提出调解方案:解除原告和被告之间转包合同,原告对被告地面附着物进行补偿,第三人和原告按市场价格签订承包合同,该案中原告撤回对第三人的起诉。这起因转包地产生10年之久的纠纷圆满解决不仅使得反目成仇的好友最终冰释前嫌,而且避免了三方的经济损失,节约了诉讼成本,实现了三方共赢,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的结果向法官连连表示感谢。
& Y) a+ u( @3 t! Y/ G! C t; R |* W$ a9 J6 X9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