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630|回复: 1
收起左侧

明代嘉靖皇帝御书《心箴》碑现身陕西户县 高83厘米

[复制链接]

2179

主题

578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305
发表于 2014-6-25 2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户县在文庙内修建碑廊、遴选陈列碑石时,院内一块残破成两截的柱础石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其底部刻有文字和龙纹图案,经仔细辨识,发现该碑是明代嘉靖皇帝御书的《宋儒范氏心箴》碑。
1 W, v6 q7 L, P. D
7 K4 }. t6 j$ G9 ~! Z2 i9 l    据介绍,该碑是青石质地,高83厘米,残宽78厘米,厚20厘米。顶部额篆书“宸翰”二字,四周线刻云龙纹。刻文一行“天君泰然百体从令”8个字径盈寸的楷书大字,其左有注14行,行15字,其文曰:“堪舆,是指天地说;无垠,是无有界限。宋儒范氏浚作《心箴》,说道:茫茫然天地,广大无有界限,而人居其中,便似太仓中一粒粟米……”
3 q$ D0 h  J! h( }) `( ?
6 S$ f3 q  ^( w' \" R3 v0 q    户县文管所负责人王亚周解释说,“宸翰”是指帝王墨迹,即御书。“天君泰然百体从令”是宋代大儒范浚《心箴》一文96字的最末一句。所谓“箴”,其实是一种每句字数相等,讲求对仗押韵,以规劝告诫为主的文体。王亚周说,撰文者范浚,学者称其为香溪先生,因秦桧当权,他闭门讲学,笃志求道。后来在明大学士张璁建议下,嘉靖皇帝又研读了宋代另一大儒程颐所作《视》《听》《言》《动》四箴,并为这四箴和《心箴》亲作了御注。嘉靖皇帝自己又写了《敬一箴》,共六箴,将这六箴摹刻立石于各府、县学宫,以教化天下。
6 F3 T7 k/ J$ m3 T3 i7 }
, `. I) I$ b: V' ?) m, J; k: @    王亚周说,该碑的发现,见证了户县学宫建修历史。他说,户县的学宫儒学原在户县县城外,明洪武七年(1373)由元代旧址移建城内县署西今文庙所在地,形成前庙后学的格局。在清乾隆时期,将里面的崇圣祠进行搬迁,迁建崇圣祠,就先要拆除亭内的六块御碑,给新建崇圣祠腾出修建之地,使得嘉靖皇帝御书的六《箴》碑退出文庙中轴线的中心重要位置。至于拆除的原因,王亚周分析,是新王朝对旧王朝的革命和后人对前人的否定,六《箴》碑的损毁是历史的必然,《心箴》碑被砸断用来作柱础就见怪不怪了。残存的《心箴》碑,诉说着嘉靖皇帝新登基时尊孔崇儒、教化天下、以身作则激励天下士子学人,使天下人士“服膺圣训”的治国方略和远大抱负,同时亦见证了文庙和学宫建筑格局的历史变迁和兴衰历程。$ \5 C+ S' ]& X# H5 O1 Q9 Q

$ R5 e8 i: G) x
今天又是桑拿天

2

主题

4041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006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4-6-26 17: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6 05:20 , Processed in 0.1193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