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528|回复: 0
收起左侧

西安开展关爱农民工送岗位、送技能、送维权等六项服务

[复制链接]

2852

主题

191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9135
发表于 2014-5-13 16: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使广大农民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3月31日,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市人社局、市文广新局、市司法局、市建委、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9部门集中利用3个多月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关爱农民工送岗位、送技能、送维权、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等六项服务(以下简称“六送服务”)活动。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市上下联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广大农民工普遍欢迎。

一、“六送服务”活动的基本情况

这次我市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六送服务”活动,是结合西安实际,推动农民工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整个活动分3个阶段,重点解决农民工关注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2014年春节前,重点开展“送维权、送温暖”活动。

“送维权”: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我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加大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巡查力度,依法查处涉及农民工的违法案件,特别是严厉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同时,市人社局、市建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总工会等7部门继续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一厅式”集中办公,行政司法联动集中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各区县也设立了相应机构,及时处理农民工工资问题。春节前,全市共处理欠薪案件227件,为202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096万元。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加大工作力度,对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快速结案,截至2014年3月底,共受理立案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138件,结案112件。市司法局积极为农民工维权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简化程序,畅通渠道,共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625件,为农民工提供咨询5584人次。市建委在配合做好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同时,加强建筑劳务企业规范化管理,从工程合同履约、细化和完善合同内容、劳务合同和工资发放管理、利用合法途径解决经济纠纷、查处违规违约行为、处理组织煽动群体性讨薪事件的企业和个人等六个方面加强监管,对35506名农民工进行安全技能及普法培训。

“送温暖”:春节前,市总工会组织慰问农民工9900余人,发放慰问金及米面油等近500万元;帮助农民工购买火车、汽车票6182张,组织发送农民工专车45辆,筹资6万余元救助668名困难农民工返乡;在西安火车站和8个主要汽车客运站开设农民工团体售票窗口,设立农民工平安返乡亲情服务点,开展咨询宣传,提供药品、针线和开水等亲情化服务,现场服务10000余人次。团市委组织向农民工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用品、电脑、投影仪、音乐体育器材等,设立家庭贫困的农民工子女助学金,组织382名农民工子女开展“感受城市,畅游曲江海洋馆、极地公园”活动 ,为100名农民工子女配发了眼镜,同时,组织150余名青年志愿者为农民工返乡乘车提供网上和电话订票咨询,并帮助600余名农民工成功订购返乡火车票。市妇联筹措近7万元分别对100名农民工妇女和50名山区特困农村妇女家庭进行慰问救助,组织300个“巾帼文明岗”,与贫困村一帮一结对帮扶,在“岗村牵手,情暖千家”活动中,扶助贫困家庭600个。

第二阶段:春节期间,重点开展“送文化、送健康”活动。

“送文化”:春节期间,按照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春节群众文化活动的通知》和关爱农民工“六送服务”活动的有关要求,各级文化宣传部门免费向农民工开放“两馆一站一室”(图书馆、文化馆、街道乡镇文化站、社区村组文化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戏剧下基层惠民演出和送图书活动,深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街道社区、乡镇村组、建筑工地等进行文艺演出、发送图书,让广大农民工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新春佳节。据不完全统计, 春节期间全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千场,参与人数达百万之多。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开设专栏,集中播发农民工维权方面的信息,制作并播出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公益宣传片和广告。团市委组织开展了“农民工梦想艺术团”和农民工子女“小葵花梦想艺术团”慰问演出,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开展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同时,设立了“农民工家长学校”,邀请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深入学校开展“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完善了3所“七彩小屋”、3所“集善之家” 等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探索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生理卫生、人身安全、亲情陪伴等关爱活动。市建委以标准化工地建设为抓手,努力使建筑工地农民工实现 “两看一上”(看电视、看报纸和上网)。

“送健康”:各级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休息时间较多特别是返乡过年的有利时机,深入街道社区、乡镇村组及企业、工地和集贸市场开展健康、计生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合理使用卫生服务,注意生殖健康。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了1082次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农民工集聚地开展职业病、结核病、性病、艾滋病的预防宣传,对农民工患者就诊提供普通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查费、门诊肌肉注射费、住院诊查费、Ⅱ级护理费用等五免费服务,同时,为辖区农民工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2.8万份,对筛选出的约0.8万名慢性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各级计生服务机构依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农民工育龄妇女提供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生殖健康服务、婴幼儿早教等免费服务。市人口计生委组织专家深入基层为2700名农民工义诊,开展母亲健康工程体检10524人次,为31000名农民工妇女提供“三查”(查孕、查环、查病)服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900多人,提供优生科普知识咨询指导3400多人次;举办人口早教大讲堂等专题讲座10期,在各人口早教基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4场,参与群众达3000余人。同时,开展计生宣传服务活动18次,演出计生文艺节目10场,举办各类讲座、培训32期,发放避孕药具10万多套,计生宣传品20多种,科普知识读物和宣传资料12万份,对联、年画7500多份,接待心理健康咨询2万余人次,参与群众20万余人次。基层计生服务机构还在春节期间主动开展上门办证服务,为1236名外出育龄群众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健康检查证明,为351户家庭办理独生子女证与参合补助。

第三阶段:春节后至3月底前,重点做好“送岗位、送技能”活动。

“送岗位”:春节前,我市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及时搜集用工需求情况,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各种信息,积极开展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为农民进城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做好服务。从2月8日起,由市人社局牵头,市总工会、市妇联共同参与的“春风行动2014”系列就业专项活动在我市全面展开,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务工搭建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为求职者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服务。截至3月底,全市共举行专场招聘会134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4.32万余份,为18.27万人免费服务,本地企业吸纳6.89万农村劳动者,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成功 8.53万人,接受创业服务人数1.1万人,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0.61万人,推荐用工规范诚信企业660个,推荐诚信服务机构23个,为5603人提供了劳动维权和法律援助。

“送技能”:各级人社部门组织职业培训机构及技能鉴定机构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农民工中,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工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并提供免费服务,努力提高培训就业率。截至3月底,各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43679人,完成年目标培训15万人的95.8%;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6787人,已就业6265人,就业率达92.3%。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为8647名农民工提供了职业技能鉴定。

二 、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基层了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生活方面的突出诉求,发挥联系部门的作用,加强与相关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充分把握春节前后农民工就业创业、职业技能、权益维护、精神文化、健康计生、帮扶救助等需求较为集中的时机,于2013年12月下旬印发了《关于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关爱农民工六送服务活动的通知》,决定组织市人社局等9部门于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3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关爱农民工 “六送服务”活动。2014年1月2日,市农工办又召集9个成员单位、城六区及高陵县主管农民工工作有关负责人,召开协调会,对活动进行了再协调再部署。1月10日,在雁塔区丰硕家园一期工程工地现场举办了“西安市暨雁塔区关爱农民工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市人社局局长李宁君做动员讲话。活动现场为500余名农民工发放了宣传资料、图书并免费查体、发放计生药具、书写春联。市级各相关部门结合职责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活动内容,明确时限责任,确保各项活动内容得到了落实。各区县农工办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加强协调,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开发区人社部门联系实际,加大农民工就业服务和维权工作力度,确保了“六送服务”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市级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本系统“六送服务”的开展。市人口计生委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基层企业、社区、乡村,开展专家义诊服务和人口计生政策宣传服务活动;市司法局组织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开展了3次“法律进工地活动”,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农民工的法律问题;市文广新局春节期间直接组织的演出活动就达到300余场;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率先开展春节前农民工慰问和返乡服务活动,指导相应基层组织为农民工提供帮扶服务。各区县农工办加强横向联系,上下对接,把握节点,突出重点,形成全市一盘棋。雁塔区围绕“六送服务”积极开展农民工就业创业、职业技能、权益维护、精神文化、健康服务、法律援助、妇女保健、优生优育等各类服务活动;新城区、灞桥区、未央区、长安区、户县等区县和沣东新城管委会也联系实际,开展“六送服务”活动。

(三)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在实施“六送服务”活动中,各相关部门注意将送服务与维权相结合、与各项关爱相结合、与扶贫帮困相结合、与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通过创新方法、设计载体、强化措施,努力使活动内容形式多样,紧贴实际,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增强近130万名农民工对西安的归属感。春节前,各级人社部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农民工中,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工求职、培训需求,将印有各级公共职介机构地址和联系电话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监督举报电话的3万张《春风卡》,免费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发放,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我市各公共职介机构开展招聘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同时,将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电话和地址在媒体公布,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企业设立告示牌,方便农民工举报投诉。春节后,在“春风行动2014”招聘会现场设立“西安市职介子系统春风行动招聘信息发布区”,发布宝鸡、渭南、铜川、咸阳、商洛等“泛西安用工协作联盟”成员单位的100余家企业招聘信息上万余条。碑林区人社局安排“就业直通车”将有求职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免费送到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进行求职。长安区人社局深入乡村开展“就业服务大篷车”新春走基层活动。未央区人社局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内向求职的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介、免费读书、免费运动、免费诊疗”。市司法局开通了“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于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做到“简化程序、放宽条件、优先受理、及时指派”,并在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定期指派律师为农民工提供便利的法律援助服务。市人口计生委先后设计了“心系春运返乡农民工,新春佳节计生送温暖”等多个主题活动,向农民工及子女、家属送去爱心。市卫生局设计了“编织爱心网,情暖农民工”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并开展了保障农民工身心健康、关爱农民工子女、提升农民工文明素质等志愿服务。各级文化宣传部门组织举办了包括舞台演出、社火巡游、摄影展、送春联、经典诵读、读书会、灯谜、电影观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农民工喜闻乐见、参与度高、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市总工会印发了《关于举办2014年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洽谈会的通知》、《关于做好2014年“双节”送温暖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在2014年春节期间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的通知》,并在全社会进一步叫响“农民工有困难,要维权找工会”的口号。团市委通过探索阵地建设对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活动。市妇联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岗村牵手,情暖千家”农民工妇女帮扶活动。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使农民工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爱。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农工办、相关成员单位将加大宣传力度作为“六送服务”活动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印发政策宣传材料和科普知识读物以及司法宣传车、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咨询服务电话、宣传橱窗、布告栏、培训讲座、志愿服务、慰问帮扶等多种形式,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QQ等各种媒体、媒介,积极宣传党和政府有关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政策,提升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群众对“六送服务”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西安日报、西安晚报、西安电视台、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3月27日,市人社局在陕西省广播电视台《秦风热线》专栏 “走进农民工”专题节目,接听解答农民工提出的实际问题,宣传介绍了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以及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在3月30日“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市人社局在12333服务咨询服务中心和海德堡公园一期工地现场分别开展了专家在线和现场咨询服务,为2000名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我市开展的关爱农民工“六送服务”活动,是推动农民工工作的一次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下一步,在总结这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按照上级要求,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方向,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人群,以促进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工作规律,积极探索实践,继续加大农民工工作力度,促进广大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融入社会,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和谐西安做出新的贡献。  

( q4 m* t5 z( c/ N+ w$ k( @
大西部网微信公众号:daxibuwang;大西部网QQ群:174760291;求助维权QQ群:28056347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6 17:44 , Processed in 0.0689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