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到“植树”节,各地都会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植树热潮,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提醒。比如在声势浩大的植树活动背后,植树变成了栽时有“数”过后无“树”。树栽得非常多,而成活率却不高。
, Z8 j9 `: r7 E9 n 多少年来一些地方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春天种,夏天黄,秋天死,冬天进灶膛,来年植树还是忙,致使“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成林”。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认识模糊,把植树造林看作是林业部门的事,自己只是义务植树,至于树苗存活率不关自己的事;二是搞形式主义,把植树造林看作应付检查的工作,挖坑栽种、统计上报、总结表彰,便大功告成;三是缺乏科学管理,一些地方不顾当地的土质、气候、环境等因素,盲目引进树种,致使树苗因“水土不服”而夭折,有的因缺乏科学的养护和人为破坏而死亡。
1 W1 S H. x+ y! U% V" e 其实,一棵树苗就像一个婴儿,栽下它容易,但能否抚育其长大成材才是关键,如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植树后任其自生自灭,只会“年年植树不见树”,既浪费人力又虚耗资源。因此,植树的时候要“对号入座”,管理的时候要“挂牌认养”,采取谁栽种谁负责,长好长坏一目了然。) l' O; P5 q: C b( u; g
在植树时要适宜的选择树种,科学栽种;其次要加强养护,落实责任制,包栽、包活、包管理;最后要加强督查。经常到实地查看造林效果,公开相关举报电话。; k3 w8 }, ?) _( w, _0 c' M
植树造林,美化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不只要植树,更要时常管树。唯此,植树造林才不会变成植“数”造“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