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在认知情感态度方面,要求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并认识到自己的长大和父母的关爱是分不开的,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行为习惯方面,了解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激发强烈的感激之情。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播放婴儿的啼哭声。
师: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这是
——(学生的回答)
在你们刚出生时也这样哭过。
2、出示学生婴儿时的脚模。多可爱的小脚模呀!一行脚印由小变大,你们看,这一行行脚印有什么变化?这一行行渐渐变大脚印,就是我们成长的脚印。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1课 :成长的脚印(出示课题,全班齐读)
二、交流资料,学生体验成长和进步的喜悦
1、透过成长的脚印,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一天天的长大。比如说,我们的个子长高了,小脚小手长大,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越来越懂事了。谁能举举例子说明自己长大了?
(学生交流照片、录像、实物、交流故事)
师总结:照片是你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瞬间,录像是你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实物,是你成长过程的见证,事情是你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台阶。
2、老师刚才观察到,每个小朋友在与好朋友分享快乐的时候,小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成长主要靠你们自己的努力,但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和关心。 (媒体出示:我的成长离不开________)
三、看故事、谈体会,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1、在思考这个问题前老师先让你们看一个动画片放轻松一下,(原来动物们的成长也离不开他们爸爸妈妈的关心。)
我们的成长当然更离不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你们能不能说说父母怎样关心我们吗?
(适时的出示媒体穿插父母对我们说的话)
2、你们看这是一颗爱心,是长辈们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有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才能如此健康的长大。我们要永远感谢他们。爱长辈,孝父母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从小就学做充满爱心的小天使。
多媒体出示整首儿歌,全班齐读。
简析:
邬海君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家人培养自己长大的辛苦,懂得要孝敬家人。懂得如何来回报家人对自己的养育之恩。通过情感交流——共鸣——升华来达成教学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