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848|回复: 1
收起左侧

年假为何执行难?3成受访者称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

[复制链接]

2852

主题

191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9135
发表于 2012-10-14 11: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T3 E( s6 M. M; G" e7 L; P
# E4 Z- R. g+ X# p: r$ G5 n$ p
年假为何执行难?3成受访者称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
" h9 P2 S2 u. E. _$ [1 ^: q% X
3 t; E7 C# Y( |5 X
; I6 [  E% x& L, {: o8 |
  2012年8月底至9月初,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直属杂志《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中国休闲小康指数报告”发布。* Q# G! j8 |5 @
  工作和时间是休闲杀手2 n' G- F% E1 Y/ _6 c1 N- E" m  i/ P
  报告显示,七成受访者对自己的休闲状况表示不满。在影响人们休闲满意度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仍与“工作”和“时间”有关,五成受访者把原因归结为“个人和家庭的收入状况所限”;三成受访者认为“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
5 W7 ?: R6 m/ W  {4 }$ }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施行五年了,但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表示自己只能“偶尔享受”带薪休假或是“符合享受条件但从没享受过”。
+ z4 T; d( g% J; X, x- V  从2010年至今,人们的休闲时间连续三年下滑。近七成的受访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时工作问题,每周休闲时间不足10小时的超过受访者总数的四成。
1 u5 s+ t$ P: I  在公众最常采用的休闲方式中,“上网”连续三年都位居第一。  K: G; S- g: }- R, j/ A+ }6 \
  用时间换收入难有闲暇
% b7 c# H  J: w. J' x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翔分析,现阶段中国公众普遍感觉休闲时间过少的主要原因有两点:6 W* b' n6 z/ v" q" e
  首先,这是由经济阶段决定的,日本和韩国都经历过必须用时间来换收入的阶段,这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特点决定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4 V7 B9 s( [; T/ ~# A; t
  其次,目前中国希望通过推进创新来转变增长方式,但是从国际上,尤其是日本、韩国的发展经验来看,通过资金投入、金钱激励进行的创新主要带来的是模仿式创新,但是原始型创新必须保证创新思维的人有足够的自由。保证人们有时间自由阅读和自由思考,这样容易激发出原始型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他表示,如果能将工作与休闲结合在一起,创造的价值和财富或许能够成倍增长。要在工作中创造,在创造中休闲。
' m: S6 `. A6 s" E9 a% E  据《法制晚报》) T$ [6 k9 y( |% t. ?& h/ v' V
  全球带薪休假排名
: ?( F4 [) J, @" D! y( o2 E; {6 o6 @  中国垫底6 E, x2 H6 o2 k% s8 E. h0 Q2 X" y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了一份各国“带薪假期”时间长短的排行榜,以“一周工作5天、并有10年工龄”的企业员工为样本。其“带薪假期”总时长由最低带薪年假及国家法定带薪假日两部分组成。
. ?! D' x% o. L  k# ?4 l  巴西和立陶宛以41天位居榜首,中国是时长最短的,每年最低带薪年假为10天,国家法定带薪假日11天,全年总计21天。' E6 I& u2 ~  V/ V& @2 a
  即使排名垫底,国内上班族仍在微博上提出质疑:21天?假期有那么多吗?有不少人计算:除去黄金周和小长假的周末,那么春节5天,元旦、五一、端午、清明、中秋各1天,国庆5天,就算把妇女节、儿童节那一天算进去一共只有17天。人民
0 m. V% B; S7 F( ?7 N" T  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年休假?
2 ~  m1 v3 D/ k# i8 d: ^" [  单位抵制员工隐忍9 \0 v, j& h* D" K2 U% ?
  年休假执行难到位3 a/ c/ \4 E! A9 k0 |" \! }
  国庆长假,各景点爆满,凸显人们对假期的渴望。不少专家和读者提出将带薪年休假(简称年休假)落到实处,可能会减少这种拥堵。那么,目前年休假是如何规定的,执行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局工作人员。
. R7 B4 C. Z8 v# Q3 c. h9 l% J# j  “想休年休假,可老板从来没有说过,怕休了饭碗不保。”一边是带薪休假立法,一边是企业执行难;一边是有法可依,一边是投诉率低……年休假制度对劳动者来说,是好的制度,可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 ^5 ^' J& V2 i
  S7 J' t4 m+ L3 V* A3 g4 ?

! d. s1 k# @; l% J
大西部网微信公众号:daxibuwang;大西部网QQ群:174760291;求助维权QQ群:280563477

2852

主题

191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91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1: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年休假该咋休?最低5天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K: Y6 j6 s' g- Y  |4 y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年休假制度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5 i- W0 V% w4 z1 J9 q0 q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6 ^: q4 V% q. a2 `) p1 x8 q3 j
  已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7 \" J( J: q5 d& U- [9 a
  已满20年:年休假15天;
* ?3 ^7 s. o8 X" n  职工可同时享受探亲假和年休假,两者不能互相冲抵。
- T0 [* b4 H6 L, ~# A! e  ^  哪些情况不能休?
8 X# K; o/ Z9 P$ R2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享受年休假:
4 r+ S$ c8 n% g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4 J# q* x- _; q9 d! c/ S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 j8 Y; W4 v+ h5 S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 ~, j1 {! P$ |) r9 L  不让休要付3倍工资
* c9 f' v. n4 P* U5 e% S! k  “年休假是强制的吗,单位不让休怎么办?”1 l  v  k- ]; h3 ~7 P5 w
  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局工作人员解释,年休假是强制性的、必须执行的规定。6 @9 j# A# T( I# E3 p, T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的天数,按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u+ J8 Q5 L5 x3 K- z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2 K' W! q' h) \
  为何执行难?制度漏洞+职工“忍气吞声”
! q( Q6 R& y: p  一边是带薪休假立法,一边是企业执行难;一边是有法可依,一边是投诉率低……年休假制度对劳动者来说,是好的制度,可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
: m: M0 r3 R4 e; o  西安一公司职员张英说,现在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对于休假制度,不少劳动者只能“忍气吞声”,不敢讨要自己的合法权益。
8 a: V3 \" D5 T0 B  业内专家分析,除了劳动者不敢休之外,该规定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漏洞,比如,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这成了一些用人单位不让员工休年休假的借口。" r: O( p9 Y: y$ w$ V5 S8 L
  如何维权?拨打举报电话
+ A; N. Q3 R% Y( y0 z0 \  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局工作人员提醒,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当地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执行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行政处理决定的,由劳动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3 t/ h7 ?3 r8 B9 N  如果你遇到年休假问题,可到所在市、县(区)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局举报投诉电话:029-87421392。(( Y" `- n" s1 x  i. W$ @9 d
大西部网微信公众号:daxibuwang;大西部网QQ群:174760291;求助维权QQ群:2805634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10-9 07:57 , Processed in 0.2612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