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很多人都说,要常回家看看,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看似很小的愿望也变得难以实现。因此,每到假期里,有许多父母盼望儿女回家。我们今天(10月5日)就带大家认识几位普通的农村父母,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这几天,西安市户县渭丰镇保兴村的萝卜和白菜成熟即将上市,村上的种植大户杨新社,看到自家的22亩蔬菜喜获丰收,高兴之余却也有些发愁。
户县渭丰镇保兴村村民杨新社:喂,杨涛(杨新社的儿子),这几天干啥呢,忙不,忙着呢,地里萝卜能卖了,你啥时候回来给咱把萝卜一卖,不得回来,那等两天,啥时候有假了,啥时候回来。
杨新社说,女儿女婿都在南方打工,一年才回一次家,儿子儿媳虽然就在西安上班,可两个人这个假期都在加班,也没法回家,地里的活全都得靠他们老两口来干。而在他们村,180户多户人中有近一半都是这种情况。
户县渭丰镇保兴村村民刘查清:娃问,我就说啥都好着呢,不让娃操心。因为咱在家里也能干动,啥都不要娃操心,只要娃在外头工作啥都好,就放心了。
现在,和许多农村一样,户县保兴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一些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村民秦玉珍的儿子儿媳到国外打工已经一年半了,走的时候孙子才8个月大,现在已经能喊爸爸妈妈了,但孩子对父母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照片上。
户县渭丰镇保兴村村民秦玉珍:才开始我说那是你爸爸,他就说爸爸,那是你妈妈,他没见过,我给他一指,进来他就知道那是他爸爸妈妈。记者:主要就是看照片呢?嗯,看照片,他不看照片,他又没见过。
采访中,这些留守老人们告诉记者,自己苦点累点都没什么,他们最担心的是对孙子辈的教育做不好。
户县渭丰镇保兴村村民杨新社:不要说早教了,就连给娃教普通话都教不了,为啥,因为自己说普通话都是半土半洋,所以给娃教的也是半土半洋。
老人们说,他们现在吃喝不愁了,只是希望儿女们能抽空常回家看看。
来源: 西部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