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2-9-30 08:08 编辑
5 w! I' X7 c% B3 O4 F$ q7 ?# a( j
* d+ x( l# M0 o# F+ Z( N: d6 d/ V) k3 P
* @/ L6 r. G, i8 q; V6 h ' ^- A# c- \6 M$ v- m8 s
十二、 搅团鱼儿摆尾来 玉米磨成面, 巧手做搅团。羹汤随人意,鱼儿摆尾来。
c0 D- Y7 \# T; j" ~ 苞谷亦叫苞米,是关中主产作物,产量比小麦高,却没有小麦好吃,原因是小麦可以加工成馒头、包子、饺子、面包、面条、油条等食品,苞谷却不能。
关中人对苞谷有三种食法:做发糕、熬粥和打搅团。其中搅团称得上是粗粮细做的典范,是关中人的口福。初,笔者以为苞米产区的人都会做搅团,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先说搅团这个名字,报刊如是用过,西安有一家小吃店的招牌上如是写过,公众也认可,但不少关中人却认为应叫搅摊。搅,是指加工过程需要搅动,定义确切。叫搅团是指做熟后的稠苞谷面糊糊打出来呈团状(稀的尚不能);叫搅摊是指做熟的呈半流体的面糊糊本无形状,舀在平板上则是一摊儿,盛在容器里则是容器的形状。从发音上讲,那个字更为确切?感兴趣的同仁不妨与地地道道的关中人聊聊。 搅团有一个很雅的学名叫水围城,指的是将搅团舀在调配好的汤中的形状。然后用筷子一小块一小块夹下来吞咽之。吃搅团,汤很重要,多是爁些韭菜、蒜苗、波菜之类调入汤中,佐以姜、蒜和油泼辣子,则香味诱人,尤其是女同志,吃了上瘾,往往是“肚子不饥,眼饥”,吃胀了还不想放碗。笔者的爱人忒爱吃搅团,也是做搅团的高手,同事、朋友常相约来吃。 搅团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将热搅团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便成了小鱼形状,故叫凉鱼儿,与汤一块儿吞食,解饥又解渴,若调以浆水,则还有消暑、开胃和醒酒、解毒的功效呢!
4 U6 P2 V; a8 l, S, G) O) D4 }9 R. c8 q6 `& n Q
6 ]7 z: z5 _% ~
7 s7 l) A! P6 [9 [$ t! \% u* N" S- ?/ q: B, Q* {& ^
0 b9 a/ R* n5 i' T9 X
6 o" x7 J4 k* `0 s$ d+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