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离婚却怕丈夫拳脚相加、赡养纠纷中担心兄弟大打出手……为遏制家庭暴力,我省即日起试点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保护令”的申请人不需缴纳诉讼费用。  
# p5 w! h2 x3 O" C7 x& U  昨日,陕西省高院和省妇联共同就“全省法院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试点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 
  K& @+ @6 z+ k  省妇联的统计显示,2003年以来,全省县级以上妇联组织受理各类家暴投诉16132人次,受暴者为妻子的占到90%以上,老人占4%,儿童占3.3%,因家暴致死23人。即使进入法律程序,不少婚姻纠纷案的受害女性在分居或对方探视未成年子女时,还遭受男方暴力侵害。 
3 b1 n, S$ Q7 t# S* [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在全国倡导开展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试点工作。陕西省高院积极响应并做了大量准备,今年3月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在全省21个基层法院展开试点工作。" a/ P( f9 b8 s+ z$ q; z+ Y% r 
  根据《陕西省人民法院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实施规则(试行)》中的解释,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暴力强制、威胁、侮辱、谩骂、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人身保护令”则是法院为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民事诉讼正常进行而采取的一种民事强制措施。 
6 W2 {; T6 J/ I. M' F8 v5 v  21个试点基层法院名单 9 M8 U8 a0 ^4 }' V, z 
  西安市新城区、雁塔区、未央区、蓝田县法院,宝鸡市金台区、陇县法院,咸阳市秦都区、乾县法院,渭南市华县、大荔县法院,榆林市榆阳区、清涧县法院,延安市宝塔区、子长县法院,铜川市印台区法院,汉中市汉台区、勉县法院,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县法院,商洛市洛南县、山阳县法院。 
) Q) b& k' ~8 U+ n8 D. ~4 C  规则解读 $ D+ @: D& @7 ]! A/ |9 r# j 
  三类案件可申请“保护令” 6 {/ B$ B  \+ H, y$ I- x 
  三类民事案件可申请“人身保护令”:一是婚姻和抚养、赡养、扶养等家庭纠纷案件;二是继承纠纷;三是婚姻自主权、人身自由权、人身损害赔偿等人格权纠纷案件。刑事自诉案件涉及家庭暴力的,也可参照执行。8 T, Z& J" f, p4 B+ `8 \9 W$ C 
  在诉前、诉中申请均可以 4 g5 t# C9 |; L6 J* q 
  申请人需为家暴行为的受害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婚姻、家庭关系,有具体的请求和事实、理由。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特殊情况也可口头申请。 
: r7 M& v7 J9 `5 E4 h; i  人身保护令分为诉前紧急保护令和诉中保护令。人身保护令的申请,受害人居住地、加害人居住地和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地的法院均可管辖。 
+ b% e/ c8 z% R: i  申请“保护令”应提交证据  
9 N+ @5 n5 ^5 q7 q  除对方自认有家庭暴力行为或家庭暴力明显倾向外,申请人应提交以下一项或多项证据:一,伤情照片或病历、医疗机构检查报告;二,亲友或村(居)委会成员等作出的证人证言;三,公安机关的接警、出警、询问记录或警察证言;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相关记录和证明;五,信件、录音、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等证据;六,加害人的悔过书、保证书等;七,其他能够证明存在家庭暴力或家庭暴力明显倾向的证据。 
1 f2 I5 x0 T2 a: x1 K0 t$ F  可令被申请人搬出共同住处 0 f; C" h9 A* n! D  K! | 
  人身保护令的裁定,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保护措施:一,禁止被申请人殴打、暴力胁迫、威胁申请人及其他家庭成员;二,禁止被申请人跟踪申请人,或通过信件、电话和网络等方式骚扰申请人;三,责令被申请人搬出双方共同住处,或禁止被申请人进入申请人住所及其他活动场所;四,中止被申请人对其未成年受害子女行使监护权或探视权;五,为保护申请人及其他家庭成员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3 H5 u8 r( {$ k$ W# k  人身保护令保护期限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最长可至案件裁判生效之日。 
0 Y. P) ]' L% O, u0 f7 `' v/ I  违反“保护令”可司法拘留  
5 W5 Z  j; M# Z# C  法院对违反人身保护令的行为,视情节轻重,对违反人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司法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申请人经处罚后再次违反人身保护令的,法院可作出更严厉处罚。 
7 C! ^+ G3 g: P, |" o2 U) }) s新闻来源:华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