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2947|回复: 4
收起左侧

老人17年前入养老保险 如今每月仅领2元养老金

[复制链接]

674

主题

855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36
发表于 2012-3-28 10: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要]

17年前,黄大伯花200元办了一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结果现在竟被被告知只能每月领2元保险金。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被网友冠以“最牛养老保险”称号,大家纷纷担心自己会否因猛涨的CPI和负利率变成另一个黄大伯。对此,业内人士称,商业养老险真有可能不保险。而北京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两元养老金只是很极端的个案,人们无需杞人忧天。



674

主题

855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3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0: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一则黑色幽默式的新闻让人哭笑不得:17年前黄大伯办了一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结果现在每月只能领两块钱能买一根黄瓜和不到一根的大葱。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后,被网友冠以“最牛养老保险”之称。在围观之后大家也纷纷担忧起自己的养老金,担心猛涨的CPI和负利率会不会把自己变成另一个黄大伯。对此,保险业内人士称,商业养老险也有可能不保险。北京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需杞人忧天,两元养老金只是个案,目前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已达400多元。

  事件回放

  17年前入养老保险如今每月领2元

  1995年,家住浙江台州椒江区的黄大伯月工资只有70元,他花了200元“巨资”给老伴和儿子都入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年过去了,黄大伯一打听,他老伴要么选择一次性领走总共300块钱的养老金,要么接受每个月只能拿到2元的养老金。

  当时政府承诺的每月12元的养老金为何缩水成2元?椒江区社保中心副主任曹立红解释说,当时的这种养老保险是由国家民政部门推出,一般叫老农保,实际上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按照当时的年利率测算出每月12元的养老金,但近年银行利息一直在下调,结果就导致了“两元钱养老金”的问世。

  市民声音

  “非公务员都可能成‘黄大伯’”

  赵小姐(北京 白领):

  我觉得要想老有所养,买什么保险都没用,只要不是公务员,人人都可能成为“黄大伯”。

  拿我们家来说吧,我妈退休前是正科级的公务员,目前退休工资每月有3400多元,而且还会涨,每次都能涨几百元。在我们那个小城市,工资普遍在2000多元,像她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当地足以过得很“有尊严”了;姥爷,县处级干部,退休工资更高,有五千多元;而我爸,国企一把手,据说到他60岁退休的时候,退休金也只能拿不到2000元;姥姥,退休前是医院的科室主任,目前的退休金也才2000元出头。

  这样的现实让我沮丧。像我爸和我姥姥,退休前都算“成功人士”了,但一退休,收入水平和他们单位的新员工一样。我这样的普通职工,到退休得惨成什么样啊?有人说“月入7500元没有安全感”,如果养老金“双轨制”不改革,就算月入两三万,也没有安全感!

  “物价上涨让人老不起”

  曹女士(北京 白领):

  我看到过那个“2元养老金”的新闻,其实我觉得不仅是那款保险设计的问题,更多是物价上涨的原因。

  我三年前入了一份商业分红险,每年交4000多,交30年。按照预期收益,保险到期后大概能领38万元。但这些年物价涨得这么快,等这份保险到期,即便真能领到38万,几十年后的物价水平,会不会只够几月菜钱,变成另一个“黄大伯”?不好说。

  但不买保险,存款收益更差,炒股等于扔钱,社保的指望不大。目前公司给职工按最低标准交三险一金,到退休时这笔钱根本保证不了生活水平不降,公司也没有补充商业险,真是病不起老不起。

  总之,“体制”外的人,有各种的伤不起。比起保险不“保险”,我更担心的是物价上涨,或者说物价上涨可能会让我们生活失去保障。

  “只因社保低,老人病不起”

  张新贵(湖南常德市某镇居民):

  每月2元的养老金?还有这样的事儿,明显是欺负人嘛!我回头得问问镇政府的人,看下我们办的社保不会也这样不作数吧。

  我们县去年9月份开始推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像我这样没有工作单位、不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大多参加了保险。我给年近70岁的父亲一次性交了3万块钱后,他当月就领到了800块钱。

  也有好多没入社保的,有的是没钱交,有的是嫌拿到的太低了。镇上就出现过老人买了社保之后,拿到的钱太低了,得了一场病后实在过不下去,自己喝农药死了。

  权威解读

  “‘两元养老金’只是个案”

  隗淑容(北京人社局城乡养老保险处处长):

  网友们的担忧完全没必要,有点杞人忧天了。两元养老金只是很极端的个案,人们没有必要因为这样一条新闻而担忧自己的养老金是否会大幅缩水。

  首先,这个只是老农保,试行的是个人储蓄积累式养老保险,完全靠个人,而参保人后来又没有再续缴,2009年全国推行新社保以来是不会只有这么两块钱的。

  新农保中国家统一规定了基础养老金最低额度为55块钱,地方财政会在此基础上增加一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再加上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共同构成了居民养老保险。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政府负担的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目前已经达330元,再加上中央财政补贴的27.5元和居民个人账户收入,北京市发放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已达400多元。

  总之,国家的基础养老金是有相关制度安排的,是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提高,居民完全不必担心物价上涨等带来的养老压力问题。

  学者观点

  “需先解决养老金双轨制”

  杨燕绥(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2元钱农保”新闻只是社保方面一个很小的遗留问题,不太具有代表性,目前更应关注社保养老格局的公平问题,比如一直以来广为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

  企业和职工28%的缴费率,却只换来1362元的养老金(2010年企业参保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为1362元),也就比全国最低工资水平高200多元;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缴费,一般却能有至少三四千元的退休金。你说公平不公平?企业这么高的缴费率,但由于要支付社保改革前退休的“制度老人”、国企改革时大量提前退休的“制度中人”,以及到现在陆续退休的职工,负担很沉重,待遇怎么会高。

  “双轨制”形成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企业纳入社保形成“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格局;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纳入该体系,退休金仍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更为严峻的是,目前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仍无进展,部分地区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金“剪刀差”仍有扩大迹象。

  要解决双轨制问题,中国应当尽快结束公共部门完全依赖纳税人的钱提供养老金的落后局面,先对公共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以带动中国养老金结构调整。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共部门与企业职工的养老都整合起来了,所有老人发一个基础养老金,然后通过个人账户来体现差异性。

  总之要改变养老保险“碎片化”和“待遇差”的现象,应当逐渐向板块式“国民基础养老金统筹”和“国民个人养老金账户”模式转变。其中中央统筹的国民基础养老金,无论身份如何,待遇应该差不多。福利是刚性的,不能忽高忽低,更不能有人高有人低,这才是中国养老金改革将来的方向。

  业内看法

  “商业养老险也可能不保险”

  王铭方(保险业内人士):

  我自己在1996年投保了某公司的养老保险,每年缴费160元,一直交到2028年。从我55岁那年开始,我每个月可以领到300元的养老金直至身故。

  从我自己的角度而言,32年一共缴纳了5120元,每个月领取300元,只需要17个月,不到2年就能拿回本金。但是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他们从我手里得到的资金是经过了32年的滚动和收益的,等我55岁能领取养老金的时候,我1996年交的第一笔160元已经在银行里躺了32年,光利息就能远远超出160元的本金,这才是真正给保险公司带来利润的地方。

  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金额是在投保的时候固定下来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也不会随着银行利息的升降而变化。我55岁时能拿到每月300元,这个数额是在1996年投保的时候就确定的。但在1996年时,工薪阶层的月收入不过五六百元,300元基本相当于半个月的工资。而到了2028年,300元能比黄大伯的2元养老金强到哪儿去呢?吃一顿肯德基?加十几升油?很难说。

  所以,商业养老保险到老了保不保险,左右它的不仅仅是能领到的金额,还有很多因素。如果这样来算,商业养老保险到老了还真有可能会出现不保险的情况。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黄锐 张轶骁

    延伸阅读:

    养老保险为什么和利息挂钩?

    这个养老保险为什么和利息挂钩?原先说好的12块钱为什么17年后缩水到了两块?对此,椒江区社保中心副主任曹立红解释说,当时的这种养老保险是由国家民政部门推出,一般叫老农保,实际上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当时的表格是模拟测算,当时的年利率是7、8厘,1995、1996年的时候利滚利这样的办法测算下来,他老伴个人缴了100元,按照当时是12元一月,但是现在这几年银行的利息一直在调而且都是在下降。" 一开始全国各地也是力推老农保,"当时是轰轰烈烈,村干部、镇干部都到老百姓家里去动员。""1995、1996年办了两年,后来就没办了,上面一看也不对,觉得不是很科学。"

    老农保能否与新农保对接?

    对于这个遗留问题,2009年9月1号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第12条是这样表述的:"原来已经开展老农保的地区要在妥善处理老农保基金债券问题的基础上做好与新农保制度衔接,对已经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而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该将老农保个人帐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帐户,按照新农保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的待遇。"显然,对于黄老汉老婆这样已到了60岁,该领养老款的没有惠及。这是疏忽还是故意?九亿农民的养老权利如何得到更好的保障,实在令人费思。[详细]

    观点交锋:

    观点一.2元钱养老金只是冰山一角

    2元钱养老保险,这被网友称为“最坑爹保险”。这种“养老保险”是怎么形成的呢?17年前的那个保险,是由国家民政部门推出的“老农保”(相对于2009年的“新农保”),实际上是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财政不出一分钱。当时农村养老保险还是空白,政府部门也在探索;而据台州当地相关部门称,“老农保”只推行了两年,上面觉得设计不科学,就停办了。黄大伯就是一次不成功改革的试验品。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顾中国的改革发展之路、城市化之路,可谓艰苦卓绝:中国就在试错-纠正-继续试错的循环中前进。现在我们看来理所应 当的事,当年的改革家和群众,却是要冒着极大风险去试的。“摸着石头过河”便捷灵活,朝令夕改;减轻了改革的阻力,也回避了真问题所在;很多胜利者抓住了机会,也有人成为错误政策的牺牲者。自理口粮户口、城镇增容费、蓝印户口、老农保……这些都积淀为改革的成本,到了一定阶段,问题就会爆发,再也绕不过去。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摸石头过河”将难以为继,而且从前决策机会主义埋下的“地雷”也会逐渐爆发,2元钱养老保险只是冰山一角。如今公众呼唤“顶层设计”,就是要通过更高层面的设计,理顺之前各地各领域单兵突进的局部改革,凝聚中国整体向上的力量。[全文]

    观点二.2元钱养老金是一种羞辱

    与每月几毛钱的养老金相比,2元钱的养老金并不算“最牛”,但是2元养老金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思考。参加“老农保”的农民缴费低是事实,但是17年前农民一 次性缴纳200元也不是小数目。政府总不能拿几毛、几元钱忽悠参保农民吧。与农民自己缴费的低水平“老农保”相比,“新农保”不仅缴费基数较大,也增加了集体补助与政府补贴部分,农民养老金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参加新农保的农民每月可以拿到 五六十元,在“新农保”、“老农保”的问题上,政府为何厚此薄彼呢?事实上,如果政府对“老农保”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体现责任担当,主动修补“老农保”制度缺陷,根本不会闹出“2元钱养老金”这样的冷笑话,伤害政府公信力。

    温家宝总理层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会议上部署了“新农保”试点,标志着“新农保”试点正式进入操作层面。按照计划,2009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启动“新农保”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参保农民到60岁“退休”时,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笔者期待新农保政策早日终结2元钱养老金笑话,更好保护农民的养老权利,让农民吃上养老“定心丸”,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新京报)

674

主题

855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3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两会期间,广东的一个人大代表,趁着会议的空隙到北京菜市场做了一个调查,看看10块钱能买些什么东西,结果得出的结论是10块钱能买3个番茄,5根黄瓜,也就是说黄瓜也要2块一根。而浙江台州椒江区农民黄大爷的老伴17年前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现在一个月才能领养老金2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3月25日《海峡导报》)

  2元钱连吃一餐早点都不够,如此养老金发放标准也太雷人了,与此前媒体报道的“八两米赈灾”有过之无不及。八两米好在是政府临时救助措施,给农民发2元钱养老,政府对年老农民的关爱如此之“厚”,实际上是对养老金政策的讽刺。读完报道,笔者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按现在的物价水平,2元钱只能买一根黄瓜,或者七八两大米,或者半斤咸菜,或者几片廉价感冒药,这根本解决不了农民的任何养老问题,而且2元的养老金也不是谁都能有。据黄大爷介绍,老伴17年前个人和村集体缴了200元,才有资格领取每月2元钱的老农保养老金。

  也许,从相关部门的角度看,有总比无强,每月2元钱也是对参保农民的回报,多少也是一份心意。但是养老金如此“大手笔”,除了有那么一点象征意义以外,聊胜于无,甚至可以说是对参保农民的另类羞辱。有报道说,现在普通公务员出差一天最低都可以报销150元差旅费,可政府给农民的养老金只有区区2元钱,当地有关部门与该政策的制定者不会生活在真空中吧。这么一点钱能给农民多大的实惠呢?政府部门在制定惠农政策之前,最好先弄清楚农民真正需要什么。

  事实上,2元钱养老金并非个案。《海南日报》一篇题为《海南省:今年争取出台新农保制度》的报道称“海南省领取这项养老金的总人数约为一两万人,月人均可以领到20多元,有些领取人每月甚至只领到几元钱。”不仅海南农民养老金水平低,其他省份也存在这种情况。新华网一篇题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离农民还有多远?》的报道中称,“黑龙江省领取农村社会养老金的4万余人中,每个月只能领到几毛钱养老金的占到1/4,半数农民也只能领到五六元钱,起不到保障作用。”

  与每月几毛钱的养老金相比,2元钱的养老金并不算“最牛”,但是2元养老金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思考。参加“老农保”的农民缴费低是事实,但是17年前农民一次性缴纳200元也不是小数目。政府总不能拿几毛、几元钱忽悠参保农民吧。与农民自己缴费的低水平“老农保”相比,“新农保”不仅缴费基数较大,也增加了集体补助与政府补贴部分,农民养老金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参加新农保的农民每月可以拿到五六十元,在“新农保”、“老农保”的问题上,政府为何厚此薄彼呢?事实上,如果政府对“老农保”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体现责任担当,主动修补“老农保”制度缺陷,根本不会闹出“2元钱养老金”这样的冷笑话,伤害政府公信力。

  温家宝总理层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部署了“新农保”试点,标志着“新农保”试点正式进入操作层面。按照计划,2009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启动“新农保”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参保农民到60岁“退休”时,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笔者期待新农保政策早日终结2元钱养老金笑话,更好保护农民的养老权利,让农民吃上养老“定心丸”,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初出茅庐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2-4-1 14: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3:}

5

主题

14

回帖

342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342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2-4-9 22: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保险
喜梦电热毯,户县工艺,批发零售
tel 848117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3 05:00 , Processed in 1.0525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