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秦岭,与阿尔卑斯山、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大草原一样,都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地区,可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基地。意义不仅如此,秦岭生态经济区,这一唤起世界瞩目的绿色壮举,还有待于来自国家各层面的多种政策支持。
- [1 H# w1 z, w
6 o) P# Q S8 W% t& f1 [ 中国秦岭,享誉世界的山脉,我国南北自然气候分界岭,世界共同认可的“生物基因库”,仅在陕西有近6万多平方公里,肩负着全省7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责任,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重点战略区域。但目前秦岭南北两麓的保护与开发,尚缺少一个与其世界地位相匹配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发展思路。综观全国,各省都在加大生态功能区建设,并运用植物园拉动生态环境上台阶。上海市投资21.65亿元建成上海辰山植物园,河北省投资8亿元建设石家庄植物园,广东省又投资3亿元改造提升华南植物园。但眼下秦岭国家植物园,却没有这样雄厚的资金实力,目前累计投资仅为1.6亿元。
$ t$ Z: j w2 h8 D! q
( k4 h! A2 _2 n3 g' H 2011年底,陕西省内部分专家提出了贯通秦岭南北两麓,“建设国家级秦岭生态经济区”的初步设想。全力打造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秦岭北麓六大组团,并以秦岭纵深及南麓的若干自然保护区、绿色产业区和陕南名镇建设为重点,串珠延伸、组团开发的发展格局,使这一生态经济板块,成为继陕北能源化工、关中先进制造、陕南循环发展之后的陕西第四大经济板块。
. }$ s }. b/ x$ X7 s% z- i* Q
/ k; J! \# }: y( ?2 B 世界最大的植物园 6 l C3 W/ K) V' o9 u0 u
秦岭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是于2007年开始兴建的秦岭国家植物园,位于陕西周至县,总规划面积639平方公里,园内的平地、丘陵、山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植物园。 , g& q- h1 U# @
! X; V" f. T, e6 X! H: B! Z; F 以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分有植物迁地保护区、珍稀动物迁地保护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生物就地保护区、复合生态功能区,主要沿关中旅游环线和田峪河游览区两个主轴进行集中建设,其余地区进行严格保护。
* S+ M! ^9 f; Q3 n5 W9 x$ _9 R) Q) g8 F& B$ m1 o. l0 I9 r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园区内山区植被恢复26000亩,栽植各类树木50余万株,其中秦岭冷杉等珍稀植物500余株,还启动了木兰科等18个专类园建设,区域内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森林、水体都得到切实保护。秦岭大峡谷景区拟在今年国庆节前对外开放,科研楼、温室馆等一批科学研究设施即将开工建设。
5 }% z% @# M; y- w3 F1 a% D: }6 S- A: @1 _
这个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植物园,在国内首家把大范围的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相结合,进行完整流域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开启了以物种小群落为特征的植物有效性保护,以植物分带修复为目的的植物科学布局,建立了种质资源库,以收集和保存战略性植物资源。国家级秦岭生态经济区建设,秦岭国家植物园是一个龙头,在高标准推进世界一流植物园建设之后,还将适当向亚热带和周边延伸,东部向户县涝峪河扩展、南部向宁陕地区扩展、北部向107国道关中环线以北扩展,进而带动贯通秦岭南北两麓。
% J" G! F* H% c0 ]. B) }% ~% D9 L- y8 g; ?
5 L5 J* O- K6 m6 P2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