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安的花鸟市场,山东的蛐蛐名声的确很大,这些年赚的钱也不少,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咱们陕西的蛐蛐过去也很厉害,尤其是华阴,户县大王的蛐蛐曾经威名远扬,今天我们的记者就去户县大王,看看那里的蛐蛐怎么样,能不能拿出来斗一斗。
2 U* O$ ~2 x* s0 S) D- w7 x- T3 _% r 清代蒲松龄就写过一篇关于蛐蛐的故事,说是在明宣德年间,宫中盛行斗蛐蛐,陕西华阴的县令给皇上献上了一只蛐蛐,这只蛐蛐竟然神勇善战,从此以后,朝中责令华阴县长期进贡。一个叫成名的华阴读书人因为没有按时交上来蛐蛐被县令打得皮开肉绽,后来好不容易抓到了一只好蛐蛐,没想到九岁的儿子不小心把它给弄死了,儿子害怕责怪,跳井自杀。后来儿子变成了一只蛐蛐,成名就把这只蛐蛐献给了皇上,没想到它斗起来勇猛异常,所向披靡,成名也因此得到了嘉赏,一生尽享荣华富贵。凄惨的故事也从侧面说明陕西的蛐蛐在当时名气的确很大,而其中华阴和户县大王镇的蛐蛐最为有名,记者今天专门来到大王。. [4 L2 n+ u+ t
外行可能不知道,斗蛐蛐得专门找公蛐蛐,这不是性别歧视。您要是把两只母蛐蛐放在一起压根就不斗,要是把一公一母放在一起,俩来不及斗就直接就好上了。大王的玉米地里蛐蛐可真不少,不一会记者就逮着了两只。
& J+ |* p U/ l5 u$ u 当地村民赵山江:以前的蛐蛐多么,以前西安各大城市的都跑到大王来收蛐蛐。
: V K4 \ K4 l, \$ f: X; | 当地村民宋智勇:那阵像我小的时候逮蛐蛐,逮着卖钱呢。过去这里逮蛐蛐的白天黑夜刨得到处都是坑。
: ~( r9 K# s# ~; P( I 当地玩家杨长宝:大王的蛐蛐在西安是最有名的,直到现在,在西安坊上一些老年人最后耍的都是大王的。
; B/ y O, x$ f: i* a 这杨长保老先生绝非一般人,今年81岁,十岁就开始玩蛐蛐,祖上几代都是斗蛐蛐的,现在家里还存着几十个祖传的蛐蛐罐,甚至还有一本清代的手抄本《蛐蛐谱》。既然大王的蛐蛐这么有名,记者逮的这两只蛐蛐应该不是等闲之辈。
* X) a; d( O- `0 @5 @, Y; J 杨长宝鉴定蛐蛐:唉,这不是蛐蛐,这是臭蛛蛛。8 S5 F" w, G; G. Q- o, N
那大名鼎鼎的大王蛐蛐到底长的是啥样子,杨老先生的孙子刚刚给爷爷孝敬了两只。
' m# e4 l: n4 i 当地玩家杨长宝:这是大王蛐蛐,这是才脱壳的,你看头上线线细的很。# b$ C" h( Y( K/ w
跟山东的蛐蛐比起来,大王的蛐蛐个子怎么就这么小,而且比人家晚熟,就现在这个个头,太嫩,压根就不能斗,这是怎么回事呢?0 e( M+ n9 z5 I3 p. J) {1 N9 v* Q
当地玩家杨长宝:大王的蛐蛐主要受亏得原因一个是烧麦秸,虫虫子地里长的,把麦茬一烧,把虫就烧死了,那时候虫还小小的,二一个是打农药。
% G6 m7 @3 v0 C 大王人普遍认为,蛐蛐少了,逮蛐蛐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少,到2000年左右,大王的蛐蛐几乎销声匿迹了。
& E0 B2 Q7 t5 _ 当地人赵山江:现在咱这里的蛐蛐少了,人家都不来收了,反而大王的人跑到山东去买蛐蛐。
0 u+ h. C: ], B6 t- X# N7 t @ 尽管杨长宝才打发儿子去山东买蛐蛐,但是他一直不服气,这些年一直琢磨着如何才能让大王的蛐蛐重振雄风。' ~0 R. M. y& c4 W6 _6 ^
当地玩家杨长宝:现在逐步地不烧麦茬了,慢慢地蛐蛐个头就大了,现在这个蛐蛐往后就有发展。我准备今年下到我们各个村子里,收一下蛐蛐,看到底好还是坏。
' b0 W3 A$ _, r3 @- [7 K/ X) Q! S; j西部网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