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935|回复: 2
收起左侧

端午的文化意义

[复制链接]

40

主题

333

回帖

3094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3094
QQ
发表于 2011-6-5 01: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端午的文化意义

  屈原在世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家园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故土,于五月初
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当地百姓划船寻找他的遗体,又恐其死后为蛟龙所困,遂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此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民间形成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两千年来,后人为纪念屈原,把一个忠臣、诗人的死亡日逐渐变成了节日,中国的文化、习俗一旦演变为节日一定少不了热闹。当集体的哀思演化为大众的狂欢时,就变成“伪形”文化,伪得连在节日中的人们都不知自己为什么这么“快乐”。
  屈原之死的文化意义要比包粽子、划龙舟、采艾蒿,集体狂欢更有文化与生命的价值。可有价值的文化往往都被人们忽略,没意义的习俗却“伪形”成了文化。
  虽然屈原选择了死,但在对生死的反思和选择中,他把一个血肉之躯对生命的眷恋、执著和欢欣,统统凝聚和积淀在热烈的情感中。他提出的死亡的命题反复锤炼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者的心魂,使心灵担负起整个生存的重量。
  哲学家刘小枫在论述诗人帕杰尔纳克之死时有一段话“诗人死于‘自己的回忆已经无用’。从哲学上来理解这句话,则表明人类的精神故土已经干裂……诗人自杀表达了诗人对信念的绝对忠诚,表明了诗人拒绝在虚妄的信念中生活。”屈原的自杀表明的也不是他的妥协与无奈,不是放弃了信念,而是不能放弃信念。苟活者可以接受荒诞与屈辱,但自杀就是刚烈的宣言。死亡才构成了屈原作品和思想中最为 “精彩绝艳”的头号主题。
  屈原宁肯选择死,而不选择生,屈原至死是相信王道的,不然他不会自杀,屈原也不是至死都相信王道的,不然他也不会自杀。满脑子儒家思想的屈原其价值观就是自己的人格完善与信念的实现必须与君王的国家意志统一,可屈原又无法确保君王的意志就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与幸福,屈原只能《天问》了。屈原怀疑了自己曾经热切以整个身心信奉的信念,屈原对信念没有愚忠才是屈原之死的文化意义。
  屈原选择死亡的人性的态度,就是对丑恶现实的彻底否决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他感染、启发着后代的人们。屈原通过死,把礼乐传统和孔门仁学对生死、对人生、对生活的哲理态度,提到了一个空前深刻的文化评判高度。 (阮直 杂文家)

(本文来源:华商报)
发表于 2014-5-23 08: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到端午节了
虽然是旧帖子  
但是非常好
普及一下民俗知识
故  推荐一下!
只要是上班时间,我都在线!!

1788

主题

8119

回帖

19万

积分

拾.滇池秋坪

梦想的小雨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4794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百度吧友

QQ
发表于 2014-5-23 09: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如今的节日已经变质了。
箭东路天猫优品(家电) 微信/电话:1739289956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1 13:51 , Processed in 0.2325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