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B" R( B+ x- D. f" v如果在您眼前有一张《中国卫星影像图》,您的目光可以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聚拢于卫星影像图的中心腹地,在黄河、长江、淮河之间,您一定会发现一大片绿色区域,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大秦岭。
$ K" R1 Q' n) W6 d大秦岭与黄河、长江,构建起“一山两河”地带。大秦岭是“一山两河”地带的核心。因在地理上是“中国之中”,在历史上是“定鼎之尊”,大秦岭赢得了无数赞誉:地理学家称其为中国中央山脉,中国地理标识;地质学家称其为地质博物馆,东方的阿尔卑斯山;生态学家称其为中国森林宝岛,中国绿芯,中央绿肺,腹心水塔,野性天堂,自然课堂;生态伦理学家称其为中华父亲山,中国生态命门;游历学家称其为中国人的中央公园;文化学者称其为华夏龙脉,中华脊梁,中华圣山,中华精神标识;秦岭学者则非常简洁的称其为——中国芯……
8 z4 z3 ^& I; O) J6 @) l( w2 {: N3 V% t" J% P$ ~( N
9 R0 f1 y2 A y# ^
如果您的敏锐目光能够反复扫描这一大片绿色区域,一定会注意到它的天然边界。大秦岭与平原相接的山域,以山脚所至为自然边界。青藏高原,也是青藏山原,是群山聚会的地方,山域的界限只能以河流作自然边界。在东部,郑州至武汉一线的西侧,豫西南之山,鄂西北之山,皆从属于大秦岭。在南部,湖北荆州至重庆万州,峡江以北山域;重庆万州至四川都江堰,以四川盆地的大巴山、岷山的坡脚为界。在西南部,以川西的岷江-黑河一线为界。在西部,以青海境内的黄河干流为界。在北部,以甘肃、陕西、河南境内洮河-渭河-黄河一线的山脚为界。大秦岭全域约4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4%。其中,森林覆盖率60%以上,森林面积约4亿亩,约占全国13%。
/ k- U( X" p3 _# i1 y% e. }! b- {' e6 j
3 M5 U: m/ Z5 Q6 @" F- C
! q2 K- @! Z, h' j以常识而论,大秦岭如此之“大”,很多人不以为然。嵩山也是秦岭,岷山也是秦岭,不少人也深感诧异!然而,常识有时候是靠不住的!1979年版的《辞海》中,在“秦岭”词条下就记述道:“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界,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山、华山、崤山、嵩山、伏牛山等。”
8 X$ n# t! M p& G( N# H$ g% z4 G: ^3 I& |: _+ D
+ m3 `$ i3 v( ?% ^9 x6 h/ A! Y) M6 [4 p
- p4 j2 o, g7 I+ X2 p大秦岭与祁连山曾经是“古地中海”岸边高耸的山脉,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有着清晰的山域范围和山域界限。后来,青藏高原强势崛起,并与大秦岭、祁连山连为一体,昆仑山-大秦岭成为“一脉相承”的中国中央山脉。因青藏高原隆起为“世界第三极”,特别是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加速了中国西北干旱和荒漠化进程。于是,在大秦岭以北,制造出了独特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也深刻的影响了大秦岭。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使大秦岭西部边界日益模糊不清。大秦岭毗邻横断山的区域,与横断山有几分相似,毗邻青藏高原的区域,与青藏高原有几分相似,毗邻黄土高原的区域,与黄土高原有几分相似,以至造成认知上的困难。. ^. x6 \ K$ s0 H, Z
2 ?5 w, T8 D( R2 Y6 q2 |; J- y
% ]' H% X9 O, Z/ Q- H: b; H
2 t* P D4 Q2 n大秦岭地貌,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如果您足够细心,就一定能发现:以白龙江-汉江东西方向划线,一体大秦岭,南北两部分,北部“伏羲山”,南部“女娲山”。于是,大秦岭即是“伏羲女娲合璧山”。如果再以西汉水-嘉陵江南北方向划线,“伏羲山”即分出东部的秦岭和西部的西倾山;女娲山分出西部的岷山和东部的大巴山。于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大秦岭分为“四个区”:西倾山、岷山、秦岭、大巴山。好像是一母所生的“四胞胎”。6 q/ ~& z3 c2 h5 H9 P0 E: C4 g% Z
1 G0 ` u) Q8 S, b, F% n; h4 d
. J* j) J2 {6 U4 X. S0 j; Y" u
, c" @( ]0 t$ B8 L5 a& J; J; ]
——秦岭。大秦岭的东北板块,也简称“秦岭板块”。具体界限是,西汉水-嘉陵江以东,汉江干流以北,渭河-黄河以南的山域,分别在甘肃、陕西、河南境内。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陕西简称“秦”,不少人认知的秦岭,其实就是陕西省境内的秦岭。“秦岭板块”浓缩了大秦岭生态与人文精华,这里是“秦岭四宝”集中的栖息地,也是两座千年帝都:长安与洛阳所在。因此,秦岭是大秦岭“四胞胎”中的老大,也常以“秦岭”来统领“四胞胎”。
5 F. g, h! u. z: a8 [4 s0 W3 b6 s7 F0 L; ?, y: Y. G) `$ x
# J4 v: a( C* a2 _1 V+ E# Z! V
; A' Q, g/ F; c: `# S, F——大巴山。大秦岭的东南板块,也简称“巴山板块”。夹于汉江、嘉陵江、长江之间的山域,包括米仓山、大巴山(狭义)、神农架、武当山、荆山。大巴山地貌,与北邻秦岭相似,但更加秀丽妩媚。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长江三峡,也是大巴山胜景。大巴山也称大楚山,是巴人、楚人的父亲山。“巴山板块”也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多年前就曾有神农架野人迷踪、大巴山华南虎啸等神奇故事。2016年启动了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意味着大秦岭进入了国家公园时代。# f z# Q6 W! M3 L4 V) d$ m
$ k( M) e4 `( Y h' m; n
7 h Q5 }0 X |, o! f% n- L6 N2 G8 p
——岷山。大秦岭的西南板块,也简称“岷山板块”。夹于白龙江-嘉陵江与岷江-黑河之间的山域,部分山域的地貌与毗邻的邛崃山相似。九寨沟、黄龙胜景,即在岷山之中。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也是大秦岭的最高峰。岷江曾是古代认定的长江之源。“岷山板块”生物多样性丰富,设有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岷山,也称蜀山,是蜀人的父亲山。
+ t& k8 j1 T$ Y5 J( |+ p- }4 ~) c' `7 x" X2 W% Q/ o
: M8 ?7 y# `: Q# c/ E
7 r% R! s. @' l2 q$ w4 n9 H `——西倾山。大秦岭的西北板块,也简称“西倾板块”。西汉水-嘉陵江以西,白龙江以北,黄河以东,洮河-渭河以南山域。西倾山的地貌与青藏高原相似。在大秦岭四大板块中,西倾山是唯一一块草原面积大于森林面积的板块。夏日迷人的甘南草原,蔚为壮观的黄河第一湾,即在西倾山。主峰迭山,海拔4920米。
& |2 b. Y8 e0 p. K5 @( q
2 N( F) H1 J `7 v, {# j
/ S1 d. J8 ^" K. Q! R
) X. @ a9 h+ O8 k5 s
秦岭+西倾山=伏羲山,也即“北秦岭”;岷山+大巴山=女娲山,也即“南秦岭”;岷山+西倾山=西秦岭,秦岭+巴山=东秦岭,也称秦巴山。大秦岭=伏羲山+女娲山=东秦岭+西秦岭=南秦岭+北秦岭。% J4 n6 |3 w% J \
: J0 U/ N7 y y6 k
9 ]- a& y; S' Z6 w- z: o
5 A+ N9 t4 @5 b: S% w, Y* r4 s7 _在大秦岭“四胞胎”中,“秦岭板块”山域广大,生态优越,文化发达,因而成为大秦岭最典型地区。“秦岭板块”囊括了全部的“秦岭四宝”,设有31个自然保护区,44个森林公园,10多个地质公园,以及若干风景名胜区。特别是麦积山、太白山、地肺山、终南山、太华山、龙门山、嵩山,浓缩了大秦岭的精华。太白山——秦岭主峰,地肺山——野性天堂,终南山——钟灵毓秀,太华山、嵩山——分别是中国五岳中的西岳、中岳,麦积山、龙门山皆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秦岭板块”山脚下的西安、洛阳,皆是13朝古都,千年帝都。从古都长安通往荆楚的秦楚道,通往巴蜀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密集穿越“秦岭板块”,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在汉江上,形成了串珠式水库,如同“长藤结瓜”,是中国的生态瑰宝。在讨论大秦岭话题的时候,人们多以“秦岭板块”为大秦岭模板,构建思维想象空间。“秦岭板块”的核心部分,从玉皇山到草链岭,从嘉陵江、汉江源区到洛河、灞河、丹江源区,有人将其总结概括为“蜂腰状”。这一“蜂腰状”区域,即是人们常说的南山、周南山,它是大秦岭的“杰出代表”,也是“常任代表”。
! @" M6 Z9 C6 l6 D4 a9 ]
! y4 `2 B5 j: Q# d0 H
3 j6 n) Q" r* |+ _6 z; k( J
1 w7 e# b/ F: P水是大秦岭最重要的生态产品。大秦岭是黄河、长江、淮河的分水岭。由西向东,秦岭发源的黄河支流包括,大夏河、洮河、渭河、洛河等。其中,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秦岭发源的长江支流包括,嘉陵江以及其重要支流白龙江、西汉水,汉江以及其重要支流褒河、湑水河、旬河、丹江。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秦岭是淮河河源区。秦岭-淮河一线,构成了中国温带季风气候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古北界与东洋界动物区系的分界线,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在气候带分布上,西秦岭颇为特殊,呈现“三分天下特征”,一部分处于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带,一部分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带,一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 c4 B* g/ o5 S9 d0 w. O0 K) q
( y* c2 s4 G; ~' Y- U, G
+ n5 E/ m* o3 X
/ Z9 S7 u; L( T- A- i5 t也许,当您第一次听说,大秦岭统领着岷山、巴山时,一定感到诧异,甚至大惑不解。确实,这严重挑战了传统思维。如果您手头有一张《战国形势图》,也许您就不再困惑了。岷山、巴山,原本是古蜀国、古巴国的势力范围,以蜀文化、巴文化为特色。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的大军跨越大秦岭,灭了蜀国、巴国。从此,岷山、巴山归入秦国版图,开始推行秦国的郡县制。在西秦岭,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的大军灭了西戎部族的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县,秦国向西扩张至此。在秦并六国之前,岷山、巴山、西倾山大部分山域,已经在秦国版图。岷山、巴山不仅在地理形成上与秦岭具有一致性,而且在文化含义上归顺“大秦岭”,也在情理之中。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军灭掉了楚国,巴山全域归入大秦版图。可见,大秦岭以秦国之“秦”命名,顺理成章。
" u Y7 U( f( t) }0 D7 \6 f" j8 n6 x6 [
6 |5 ]( Y1 p! s$ |
) B7 m( _& r8 h' J假如您以大秦岭为中心,将目光逐步向四周发散,您会发现,大秦岭链接着若干重要的地理单元。在西南方向,大秦岭以岷山与横断山之邛崃山链接。接下来,就让我们顺时针巡视大秦岭,西秦岭连接着松潘高原,遥望昆仑山支脉巴颜喀拉山;接下来是西倾山与昆仑山支脉阿尼玛卿山隔黄河对视,再往西北隔黄河谷地与祁连山华北平原相望;再由西向东,大秦岭与黄土高原链接,经太子山、木寨岭、鸟鼠山、朱圉山至“天水豁口”;离开“天水豁口”后,进入与大陇山(六盘山)毗邻的渭河大峡谷地带;再之后,大秦岭与渭河一起进入关中平原;离开关中后,黄河再次来到大秦岭脚下,与大秦岭深情香吻。由潼关而函谷关,大秦岭隔黄河与中条山守望。此后,大秦岭进入华北大平原,继而是江汉平原,及至与长江亲密接触,沿长江三峡而上,与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在鄂西南的恩施相会。之后,进入四川盆地,复接横断山之邛崃山。
. ?& e% V+ u: E9 T/ U) ?- ?( u
- e7 F% }+ a$ J5 [, {4 h" }
% X4 E8 ]8 o1 w( R+ ^" c1 n
* m0 H6 D! ]3 s8 M
从行政单元直观看,大秦岭连接着青海、甘肃、陕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等6省1市,大秦岭脚下的西安、郑州、武汉、成都、西宁等省会城市,特别是甘肃的甘南、陇南,陕西的汉中、安康、商洛,四川的广元、绵阳,湖北的十堰、襄阳,河南的洛阳、三门峡,其全部或大部处在大秦岭之中。如果从曾经的大行政区单元来看,大秦岭连接着西北、西南、华北、华中等4大区。任何其他山脉,皆没有大秦岭这般气势。
6 ]0 Z& W. x1 c6 a' s! S( M4 d6 Q( }4 l+ U
: o k z7 |& C: I3 ^1 t( A( R
% t0 V* g* `, q% [. z6 N“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从中华文明视野来看,5000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其分布以黄河与秦岭“亲密接触”的华山为中心,集中于渭河、洛河、汾河三大支流。特别是在渭河流域的关中腹地,“仰韶遗址”占全国的40%以上。这就不难理解,华夏族是以“华山”而名。大秦岭承载着中华民族圣母华胥氏的故事,承载着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承载着伏羲“一画开天”的文化传奇,承载着周、秦、汉、隋、唐五大关键朝代,承载着长达2000年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文化,从《易》出发,而诸子百家,而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也许,支撑华夏族传承的,并不是生物DNA,而是文化DNA。中华文化的源代码,即是伏羲“一画开天”,即是《易》,《易经》,《易传》……即是“大道之源”。4 s! e2 H* ?+ f
# {% _3 o$ G6 V' J7 I# B6 W
0 h7 n1 k# }6 Z7 ^2 b* w/ M [
4 c6 L/ k: u5 l- C% N, e大秦岭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始点”,世界昆仑山的“东方龙首”。不仅东西方货物在大秦岭脚下贸易流通,而且东西方文明也在大秦岭脚下碰撞激扬,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因此,中国文化海纳百川,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或许,这就是已经融化在中华民族灵魂灵深处的“秦岭精神”。! l2 Z* o4 e9 J
8 v. I/ }# @3 v. p+ X$ V, [; Y: P* Q
: _) r2 _7 |; Y0 _" X( @
0 S) I- r e6 K" h% A3 Z! _) {% B
/ l1 X Y9 M9 S% w) k6 N
——本文转载自价值中国网,党双忍个人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