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笔记28】“杨、余、傅事件”的涟漪
我部曾驻扎在丰沙线附近的农村待命长达两年之久,后来才知道是准备调进北京,一个师改为三个师,担负首都的卫戌任务。因为此前担负此任务的是北平和平解放时由傅作义的旧军队改编过来的,在“突出政治”的那个年代觉得不合适。杨成武任代总参谋长后,计划调我们这个部队入京取而代之。 就在我们加紧进行相关教育,做到“一声令下,马上出发”,要求我们后勤人员三天内做完善后工作,部队亦分来了炮校学员等新鲜血液,时刻准备开拔之际,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代总长杨成武被打倒了。与其一块被打倒的还有空军政委余立金和北京卫戌区司令员傅崇碧——是为臭名昭著的“杨、余、傅事件”,由身为副统帅的林彪一手策划的,罪名是杨成武私调部队。所谓私调部队,就是指拟议中我们这个部队的换防。公开传达的中央文件是说杨成武发表了一篇题为《大树特树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的文章被认为其有野心。而事实是林彪欲拉昔日曾为自己部下的杨成武结党不成而下的黑手。 我们这个部队,其前身曾在太行山一带抗日,当时杨成武是太行军分区司令员。杨任代总长后,曾到我部视察过,刊在《解放军报》上的那篇“突出政治五项原则”的文章就是杨在我们部队干部会上的讲话稿。杨成武被打倒了,受其株连——这是那个时代的一大特点,我们这个部队便成了“黑”部队。林彪是研究“政变”、“兵变”的专家,神经过敏,自然要对我们这个部队进行一番审查。即使是个形式,也得走走,总得掩人耳目嘛! 林彪虽然是党和国家的二号人物,是写进党章的接班人,权倾一时,但他行事还是要打着毛主席的旗号的。针对这件事,毛主席当时还发过“调动两个连以上兵力要由军委主席签署命令”的指示(作为最高指示,传达到了基层)——这与其说是毛主席不相信杨成武,倒不如说是不放心林彪。不是吗?数年后,当身为空军作战部副部长的林立果想谋害毛主席时不但自己调动不了部队也无法利用其老子林副统帅的权威调动部队而只能偷偷地并且是采取欺骗的手段成立“联合舰队”。 对杨成武是先打倒后审查——这是“文革”又一特点。审查的办法是办“学习班”,我们这个部队的上层领导参加。毛主席“军队办学习班,要有战士参加”的指示就是那时发出的。我们部队当时派去参加学习班的战士就是后来作为军一级预备干部的高正斌。 审查的结果没有问题——本来就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说是疑心生暗鬼,也可以说是“政治”的需要。那时强调算政治帐,是根本不算经济帐的。1969年初我部接到毛主席签发的××命令执行新的任务,部队首长在宣布命令并作动员报告时说:像我们这样,×万人的部队两年多的时间没有任务,是建国、也是建军以来所没有过的……(作者简介:靳应禄,兵器部惠安史志编辑,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被聘为户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员、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民俗文化研究员、香港中民影业文学顾问。系陕西省老法协法律工作者。微信13991180571)
{:7_381:} 崇尚人民的军队。向老兵学习!{:7_390:}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珍贵的资料!{:7_381:} 长知识。{:7_389:}{:7_390:} {:7_381:} 终南山人777 发表于 2017-5-24 14:27
谢谢浏览。:handshake zxcvbnm 发表于 2017-5-24 18:35
崇尚人民的军队。向老兵学习!
军旅艰苦而光荣。谢谢支持。:handshake 老友小酌 发表于 2017-5-25 08:15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新朋老友,小酌醇酒——谢谢交流、指导。: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