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菜奴"省钱有高招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各类生活用品尤其是农副产品价格攀升,有不少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成了“菜奴”。 一些“菜奴”不时抱怨,“和房价比起来,菜价似乎微乎其微,但一顿接一顿,天天都得吃,积少成多,菜的消费量也不可小觑。”也有些心态比较平和的表示,“与其在涨价声中仰天长叹,倒不如现实点,想想办法应对涨价的压力。”那么,在“高物价时代”,“菜奴”们都是怎样“修炼”自己的“省钱秘籍”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秘籍
1
错时错峰买菜
面对如今菜篮子“越拎越沉”的局面,如果“菜奴”们不想让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过起“勒紧裤腰带”的日子,那么只能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在菜篮子上仔细打打算盘,省下一分钱,就是为自己赚了一分钱啊。”自称资深“菜奴”的董先生说:“趁中午休息的时候去买菜,菜价至少能便宜10%。”
秘籍
2
组团一起批发
“西红柿卖多少钱一斤?”8日早晨7时不到,在西郊早市一蔬菜摊位前,家住枣园的王大妈等5个人一起围了上去。一番讨价还价,她们买走了一大袋西红柿,一共5公斤,付了15元钱。王大妈说:“摊主本来要价每斤2元,我们几个人一起‘团购’就能便宜点,然后我们大家分一下。” 进入冬季,菜价也在不断地上涨,“冬天都是这样,越冷越贵,等到年关,买菜和买鱼的价差不多,尤其是今年,现在都涨成这样了,都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吃得起了。”闫女士说。应对菜价天天涨的情况,闫女士自有妙招:冬季天气寒冷,蔬菜很容易储存,可以到市场批发采买,一次性将蔬菜买够、买足,这样既省钱又方便。“这样能省下好些钱,上回我买胡萝卜的时候就是成袋批发的,一斤能便宜两毛钱。”
秘籍
3
往菜市场里边走
很多人买菜多在菜市场入口附近选购,向来不往菜市场深处去,“里面看着乱糟糟、脏兮兮的,进不进去还不都一样,菜还是这个样,价格也差不多。”实际上菜市场深处才是买菜的“黄金宝地”。
秘籍
4
花盆里种菜
前段时间,网上“偷菜、种菜”曾让远离菜地的城市人一度痴迷。这不,随着蔬菜价格的节节高升,一些市民也开始尝试着将“网上的虚拟菜园”搬入现实。
秘籍
5
吃“家庭料理”
面对物价上涨,一些原本在外面吃中饭的市民也开始考虑回家解决午餐问题。在高新区上班的蔡先生说:“他和妻子以前在外面吃饭,每人每顿花销10元上下,有时候要是和同事一起下个馆子,那花费就更高了。这几个月来,物价上涨,吃的方面尤为明显,家里开销也变大了。我跟老婆商量之后,决定从‘吃’的方面开始省钱。我们目前几乎每天中午都是回家做饭吃,这样算下来肯定比在外面吃省很多。”
:handshake物价上涨咱也有对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