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济游
去年十二月初,跟随“画乡和谐户外群”到山西永济游了两天,拍了不少照片,发到微信群里,和大家共同分享。现将微信群里四个部分的文字组合起来,一字不易,作为一篇不是游记的游记。中条山神潭大峡
山西永济市附近的中条山,因神潭大峡谷有名。其实,三十多年前有一篇小学教材——《中条山的风》,简略知道了中条山的地理环境。中有 民谣曰:“条山一场风,年头到年终;一天进嘴四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 后读文史,知道户县人赵寿山抗日战争时,曾大战中条山。 三十八军在中条山坚持抗战达两年半之久,日军称中条山是他们侵华的“盲肠”,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称三十八军为中条山的“铁柱子”。今去中条山,抚今追昔,有圆梦的感觉。
山西普救寺
其实山西永济游,最主要的看点是登鹳雀楼和游普救寺。临行的路上,大家都在表演节目,以减轻旅途的疲劳。我不会唱歌唱戏,群主就让我给大家说几句话。推辞不过我就讲了鹳雀楼的历史,并朗诵了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群主还要我说说普救寺,我怕说时其中有误,就没有敢说。但我私下对个别朋友开玩笑说:逛普救寺可不要忘了在张生见莺莺跳墙的那个地方留影和看一看。遗憾的是登鹳雀楼时遇见大雾,更上一层楼,却不能远眺黄河,极目千里。还好,导游对普救寺里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解说得认真详细,尤其站在‘’跳墙处‘’,绘声绘色的描述张生见莺时迫切、慌张、恐惧的心情,引来一片笑声,大家感到非常满意。
柳园湖
讲语文课时,每每上到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或《黔之驴》时,都要对课文作者做一简要介绍,说他是山西永济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没想到游完普救寺后,又加了一个景点,叫“柳园”。我很高兴,当其他游客从大门进,走马观花的走了一圈后,又回到大门旁跳舞时,而我却和我的同学,很认真的游览了一遍,包括柳宗元的塑像,纪念馆,柳湖及许多碑文,并拍了好多照片。
鹳雀楼里的文华李唐
走出鹳雀楼,我不由得为黄河腹地而惊叹,为山西的人文景观而折服,为文华李唐而骄傲。我和我同学不停的,背诵着古诗和古文片段:“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是啊,崔颢一首《黄鹤楼》唱出了无数游子羁旅人生的茫茫心绪;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高才兀立、怀才不遇者的寄兴长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仁人之心,世代为人仰慕;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留给后世的更是登高致远、更上层楼的进取之境,让人励心志,壮魂魄。
啥也不说了,楼主就是给力! 游记思古,尽显才华!:victory: {:7_39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7_389:} 十分的给力哦,强烈的支持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