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家长的无奈和呐喊
本帖最后由 乾坤 于 2016-9-24 11:47 编辑现在好多学校附近都是什么旅馆、茶社、台球室、麻将馆简直是包罗万象。都在挣学生的钱,然而大部分学校学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金钱和青春,还真以为千金都尽能复来,到时候白上几年大学,弄得自已无颜见父母,还真不知道要弄成什么不可收拾的局面呢?不思进取整天昏天黑地地打着游戏上着网,过着所谓时尚的夜生活直到夜里2、3点睡,早上不起床,到中午11点起来才吃早饭。男女同居己成家常便饭,好像谁不交男女朋友,都成了另类人物,要被社会所淘汰一样。二十岁女人的子宫比四十岁女人的子宫还烂,还能指望生一个好的下一代吗?把这种低级无聊的生话方式,看做是时尚。审美跑偏的乱象里,又加之一些家里富有的同学在身边,又要攀比,又要面子,所以社会秩序可想而知。看以后培养的学生能干什么?我是一名学生家长,深深地为这种教育发愁、担心却又无能为力,这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腐蚀青少年,这种教育方式能培养出人才,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培养一群废物、一群啃老族己是万幸了,还能指望他们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传承老祖先留下的好东西吗?我之所以比别人想得多的原因是我曾经告诉我的儿子,女人一生靠三个男人来支撑,幼年靠父亲,中年靠丈夫,老年靠儿子。
从有科举制度以来,层层选拔人才,乡试、殿试,庠生、秀才、举人、探花、状元,一层一层考,把不能胜任科举制度的人,让社会分流,谋一份职业养活自己,不要在啃父母余荫,踢孔子的脸,给孔子脸上抹黑,不小心污了孔子圣洁的名了,踩在孔老夫子的身上,披着圣贤的外衣,讲什么礼仪廉耻,简直是个败类、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不是也有诗佐证,春風得意马蹄急,一夜看尽长安花吗?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没有人珍惜。
如果孔老夫子在天有灵,能稍微有知,看看你们后代们还能挤身于世界之林富国强民的队伍中吗?不做亡国的南唐后李煜都是万幸。物先自腐,然后虫生。这个简单的道理连个这个社会最低层的妇人都能明白的道理,那么整天拜你,口称孔子为圣贤的教育界大佬们,睜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工作作風,豈不误人子弟?不是还有每五年的大提案和政治协商平衡社会矛盾吗?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里,都是男权主人社会,何曾用得着一个妇人评头论足呢?看到这种乱象,我痛心疾首却又有不吐不快的感觉。虽说教育一个孩子也有家庭的责任,不能全怪社会,然而我们如果有知识有文化,也不用孩子上学了。孩子步入社会怎么办呀? 本文由热心网友《文房四宝》友情创作,在这里表示感谢! 文房四宝写的真是太好了,很现实,感同身受,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全社会都重视起来!{:7_389:}{:7_389:}{:7_389:}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时就给予的人生规划,然今天,对于孩子,我们要求其‘达则兼济天下’似乎已不合时宜,那么,就尽量使其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吧!{:7_360:}{:7_360:}{:7_360:} {:7_394:} 现在有好些学校是教书任其自愿,育人似有却无。 很现实,很中肯!{:7_368:} 复合实际! {:7_390:}{:7_390:}{:7_390:} {:7_38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