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志扬 发表于 2016-8-31 17:11:53

【实践在路上】-终南田间新气象,葡田枝下尽果香

      蝉声阵阵,艳阳高照,7月27日一早,西安交通大学“终南秦脉”社会实践团一分队一行五人来到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秦渡镇千王村的“葡田枝下”葡萄庄园对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考察调研。
      众所周知,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秦岭环山带是关中地区著名的贫困带、污染带。过去由于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利润低,种植水平和技术不先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造成环山带许多地方处在贫困线以下;农药化肥的滥用,采石场等高污染企业的肆意发展,为这一区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我们“终南秦脉”社会实践团旨在通过对于该区域现今状况的实地调研,对该区域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情况进行考察,提高对相关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踏入占地600多亩的葡萄庄园,大家瞬间被大片整齐排列的葡萄树所吸引,在技术员的带领下我们急不可耐的冲向了葡萄长廊,烈日炎炎暑气灼人的室外,而葡萄长廊却在一片片绿叶的卡尔文循环的庇护下,显得格外清凉。走着走着,“砰”“砰”“砰”连着三声猝不及防的巨响,险些“吓死宝宝们”了,技术员看着我们一脸懵逼的神情笑着说,这是驱鸟的新手段,定点放空气炮,就能把企图偷吃葡萄的鸟儿们吓走,比以前的稻草人管用多了。除了空气炮,我们还发现了只有在近处才能发现的罩在葡萄田上的防鸟网。
      走出长廊,看到旁边的葡萄地里,一群工作人员在忙活着什么,我们赶忙走进田地凑上前去,原来他们在打顶,技术员说,为了保证主枝上的葡萄的质量,必须要定期去顶,剪掉多余的枝叶和晚熟的葡萄花蕾,大家瞬间满脑子飘过高中生物必修3的IAA啊…葡萄田里除了葡萄还间作套种了苜蓿,向日葵,芋头,瓜类等等植物,不仅整片田地放眼看去色彩丰富,这些植物还共同调节了土壤肥力的平衡,控制了病虫害的大规模发生,充分利用了光照。技术员对我们说到:现在整片庄园从选种育种到葡萄采摘都采用科技种植的新方法,使用有机肥,控制亩产量,使用生物农药,包括后期包装加工一条龙,看起来成本提高了,但是也保证了质量,消费者自然喜欢,园子也自然不会赔本买卖。
      葡萄园里,同学们这看看,那问问,多方面了解各种生态种植,科技农业的知识,还亲自参与到葡萄的日常维护打顶工作中。
      走出葡萄园,大家便被一个大大的油坊招牌所吸引,从小长在城市的我们,只见过超市里米面油区成桶成桶的金龙鱼鲁花,充其量也只听闻过《舌尖上的中国》里文艺至极的手工榨油的慢镜头。走进油坊,扑面而来的菜籽油味却着实呛着了我们。听园主介绍,每年春夏天种植收获的油菜籽都会送到油坊,油坊结合传统工序和现代化的加工工艺,榨出纯天然的菜籽油,在如今繁华世界里各式各样夸夸其谈的橄榄油,胚芽油,茶油肆意横行下,其实菜籽油才是让中式菜肴返璞归真的秘诀所在啊!
      除了油坊,在不远处县城,庄园还有一家粉丝厂,有不少的泡馍店都用的是他家的粉丝呢。同时庄园还结合了旅游接待,葡萄采摘,葡萄树认领,电商销售等各种服务性产业。多种产业模式有机结合,让经济效益最大化。
      终南田间新气象,葡田枝下尽果香。“终南秦脉”社会实践团一分队的五名同学们,在这次考察中收获了许多。终南山下,郁郁青青,身后的青山,眼前的田垄,无不显现出关中秦岭环山带地区如今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上取得的长足进步。艳阳之下,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面,正徐徐展开。
                                                                               王金志扬   2016年7月28日西安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6-9-1 16:26:02

后生可畏!{:7_390:}{:7_39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践在路上】-终南田间新气象,葡田枝下尽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