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南岸 发表于 2016-3-14 08:16:42

为啥西安种草莓的大部分是外地人?种植户讲述近年市场变化

一直以来,草莓的价格都不低,尤其是反季节草莓。眼下正是大棚草莓销售旺季,不少西安市民在周末更是喜欢带上家人,外出采购草莓。但是,细心的市民就会发现,很多大棚草莓的种植户都是外地人,西安本地人反而很少。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外地人会集中来到咱们西安种植草莓呢?由此,带来的变化又是什么呢?  在西安市长安区留村乡盛光草莓园,浙江人邓建华正在草莓园忙活。为了提高产量,他不得不早起把每个草莓的黄叶子逐一摘掉,把更多的养分用来长草莓,这份活,繁琐而辛苦。  记者:“你们咋想起来来我们长安这边种草莓呢?”  浙江建德草莓种植户邓建华:“我们那边不是说光你们陕西,全国各地都有,包括西藏,这两个地方哈尔滨那边都有 。”  邓建华来自中国草莓之乡浙江建德,在他们老家,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种草莓。看到有钱可赚,2012年,他在老乡带领下拉上老婆,也来到了西安,种起了草莓。比起周围很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老乡,他们算是较晚的“西部淘金者”。  浙江建德草莓种植户邓建华:“最早(种草莓)也都要五六年前吧。”  记者:“在我们这边种草莓,一年收入如何?”  浙江建德草莓种植户邓建华:“现在不行,现在种的人多,你们当地人发展的快,一个东西多的话,这个价格上就掉下来了,早的时候说不来了,最早的时候,他们来的时候一百块钱一斤,刚刚上市的时候。”  浙江建德人王国炎,算是最早一批的“西部淘金者”。2010年来到西安种草莓,效益还不错。如今,他在西安买了车,孩子也在附近的知名幼儿园上学。  建德草莓种植户王国炎  顾客:“一次摘的比这个还大,那是上一次,是冬天。”  顾客:“就是上个礼拜,不是,哪有(冬天)。你不能拿现在和上一礼拜比,昨天光车子在这里都排满了,两排排车子。  顾客:“周末,那咋办,那我们再看一下吧。”  这几位顾客嫌草莓颜色不够好,个头不够大,走开了。不过,王国炎并不担心顾客流失。因为,他们做生意,有他们的生意经,只要顾客不开着车离开,还在这条路上买草莓,钱,咋都能赚到他们口袋里。  建德草莓种植户王国炎:“这一排,都是(我家)亲戚,这是我老婆的亲戚,前面是我老婆的叔叔,这家是表哥的小舅子,这家是我老婆的表哥。”  记者:“就是说顾客来了,他即使不在这家买也会在你亲戚家买,到最后钱还是被你们一个家庭给赚去了,钱不在一家 被一个家族人赚了。”  经营的门道,王国炎告诉记者,目前,整个西安地区,方便市民和游客停车购买草莓以及各个路口等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段,早都被早期的外地草莓种植户占领。那么,最初的西安为何就被这些外地草莓种植户“盯”上了呢?  记者:“你们为什么想到来长安这边种草莓,这里地理环境,地段好嘛?”  江建德草莓种植户王国炎:“因为我们那边地少,田地少。”  记者:“他(外地人)为啥看上这边呢?”  江建德草莓种植户王国炎:“因为这边市场大嘛,这边没有嘛,物以稀为贵嘛,在这边一零年以前草莓很少很少,那时候草莓卖七八十块一斤呢。”  敢为天下先的超前眼光和代代传承的种植技术,最让本地人佩服的,是这些外地人身上不怕吃苦的精神。  西安市长安区草莓种植户张师傅:“(外地人)人家能干,做活勤劳。人家能干的很,就是那个浙江老汉说的话,就是两口子,男的勤快点,就把老婆不要了,就跟她离婚,女的勤快,男的懒,就跟男的离婚了,说明人家南方人都勤快。”  关注:小草莓形成大产业 低头种地更要抬头看天  如果没有这些外地草莓种植户的到来,很多如今已是草莓园的土地上可能到今天还在种植麦子和包谷等传统农业。草莓,可以说是由外地人创造出来的一个产业。那么咱们西安本地人为何最初就没有发现这个商机,反而只会将自己的土地租出去收取一定的租金呢?这样的状况如今有没有改变呢?  据了解,伴随着外地草莓种植户的到来,西安长安区一些村子的土地租金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一亩地一千元左右,到如今的五千元还不止,而这些还不包括水电费,为此,很多农民都动了心,都想着把地租出去。  记者:“算上水电费,一亩地多少钱?”  西安市长安区村民白师傅:“投下来五千块钱,这是最低了。”  西安市长安区村民白师傅:“你有地你租不?我要有地,我肯定租呢,一亩地五千我肯定租,浙江人要地必须要靠近马路边。”  本地人巴不得把地租出去,外地人又急需土地,浙江人邓建华告诉记者,高峰时候,在西安长安区种植草莓的老乡就达到好几百人。  草莓种植户邓建华:“我们家乡在你们西安的话最少也有七八百人吧。”  看到外地人种草莓赚到了钱,2012年和2013年,长安本地人坐不住了,也开始慢慢摸索学技术。时至今日,很多种植户都反映,外地人和本地人种植的草莓在口感上还是有一点区别,最重要的是,产量上也没有外地人高。  浙江草莓种植户:“你们这边有一点,你们这边人干活比较粗心大意,请他们摘个黄叶子吧,他们一下划过来一下划过来,这草莓就全部烂了。”  记者:“就是干活还没你们细,对,要仔仔细细的,这草莓就是不能碰不能捏。”  浙江草莓种植户邓建华:“产量上可能有点区别。”  记者:“谁的更好一些?”  浙江草莓种植户邓建华:“口感上,那肯定是我们那边的,是不是。”  记者:“你们有自己的种植的窍门,对对对。”  本地种植户告诉记者,虽然最初种植草莓的好地段都被外地人把持了,但是伴随着本地人开发了进园采摘等让市民亲近自然的新型销售方式,如今在销量上,外地人和本地人种植的草莓基本上各占到市场销量的一半。  记者:“咱咋想起来也跟着人家去弄这个草莓大棚。”  本地草莓种植户白师傅:“这个是我们村上人家组织的,这个事情确实是个好事,不过事好了,跟的人多了,慢慢价格就下来了,也就不挣钱了。”  草莓种植户张师傅:“现在不行了,现在做这个跟打工一样,现在这没效益了,今年这跟打工一样,头一年比打工强,今年这就不行了,基本上还没有人赔钱,赔钱的是没有,就是挣多挣少的,没有人赔钱,我们村三分之一的人都种草莓呢。”

关注 发表于 2016-3-14 09:11:55

{:7_381:}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6-3-14 10:35:33

{:7_390:}{:7_390:}{:7_39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啥西安种草莓的大部分是外地人?种植户讲述近年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