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教育严重滑坡的原因
近几年,户县教育严重滑坡,由原来周边区县参观学习的楷模,变成了它们的小弟。 滑坡的原因何在? 一、校长选拔任用不科学由局里招聘校长,难免认人不准,难免任人维亲。这几年,大量体育教师成了校长,作者不反对体育教师当领导,但如此集中恐怕是有问题的,难道其它学科的老师真无领导才能?有人说,想当领导就得花钱,我无证据,不敢妄言,却也不是空穴来风吧。
二、校长素质差
眼下户县有几个校长是书教得好的?不学无术,还爱叫几个人给自己捏笼论文,抄写出书,这叫做专业素质差。
热衷酒场饭局,麻将挖坑,美其名曰沟通关系,给本校争取利益,实则是品位低。
乱收费,滥用学校资金,借采买,承包工程,巧立名目,瞒天过海,对人称发展,实则是贪婪敛财,官德差。
招聘教师,校长一人说了算,组织听课全是做样子,甚至不管需要与否,只看关系和行贿金额,造成需要的教师缺员,不需要的教师超员,没事儿干,名叫校长责任制,实则是权力垄断,敛财有术。
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让他们主政教育,不滑坡才怪哩!
三、局里缺乏抓教学质量的胆略
户县教育的最高奖,可说是户县教育质量的保障。多年一贯,每年一次的质量奖200元,钱数虽少,却是领导质量意识的风向标,教师奋斗的标杆与方向,难道英明如彼的局领导真格不知?连200元的奖金都不敢发了。 就不相信,200元质量奖会被认为是乱发奖金。依据充分,数字微小,效果良好,何乱之有!况且,张永潮县长为了激励教师为户县设立了”三名工程“,大家都觉是尊师重教的好举措,也没听谁说是乱发奖。相比之下,教育局不是识见浅薄,必是胆气全无。有人说,是保全一己乌沙,逃避全局责任,似有理由的。
四、局里管理差
资助中心案,几百万呀,局里是怎么管的?还有王XX 工程建设案,局里是怎么监督的? 在户县教育界传得沸沸扬扬,那些平日里大会小会,调子比谁都高,廉洁比谁都喊得美,现在也不廉洁了,也不监督了。局里在教师们心目的威信还能存在吗?他们还有资格让教师奉献吗?
五、县局对校长的监督考核差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教育,反之亦然。 校长也需要被监督,被考核。如何监督考核呢?每年的考核都是有校长提前排练好,到时候走走过场而已。为什么平时 没有局里领导不打招呼,不指定对象,走进教师当中 去了解校长的工作,人品?更为可怕,财务监督更等于空集。
六、 管理部门多元化,严重影响公平意识
学校的领导职数过多,处室人员过多,可以说打破了教师的公平意识,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一些教师嘴上不说,心里却憋着不满。
希望新的教育局领导班子: 不学前任尸位素餐,而是深入基层,走进教师当中,了解真实情况,大刀阔斧,除弊鼎新,遏制户县教育的颓势,庶不负自己平生抱负,不负领导重托,不负全县父老颙颙注望。
支持楼主 本人关注户县教育多年,关于教师三年招聘我认为弊多利少,首先招聘岗位、要求、程序不透明,更谈不上试讲,招聘实质成为校长敛财的机会 。其次让一些有关系的、不学无术的教师长期在一个学校工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让教育系统腐败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 建议教师在一个学校工作六年必须流动,有利于均衡教育资源。
名师的评选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但从两届名师的效应来看作用很小,"名师们"把荣誉和奖金收获后,并没有起到示范效应,名不符实 。 建议名师必须有帮扶的学校或在学科上有培养对象。
文章很及时,新局长刚上任,也很想有所为,打破乱局。文章也很隐讳,但部分现象也能对号入座。总体上其实不重视,进修和教育局被迁离原址就是实例。要改变教育乱象,也要打破形式主义,如不必要的检查,增加教师收入及精神上的愉悦感。不要一出事,就和媒体一样,要承担责任,不能通过责任书把责任下放给下级和教师。要作为,不能什么都不敢干。如局上质量奖200元是小数,取消它代表的是局上领导不重视成绩,害怕承担责任,适应大形势,不敢变通的一种惰政态度。 {:7_389:}{:7_390:} 精辟,有料{:7_389:}{:7_390:}。希望新领导班子能除旧迎新,不负全县人民厚望,让户县教育重焕生机。 楼主说的好!谁来解决呀? 说的好,实际问题解决难!{:7_390:} {:5_273:}{:5_273:}{:5_273:} 心情不好很! 教育落伍,伤的是未来呀! {:7_368:}{:7_368:}{:7_368:} 三名工程 是啥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