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苍蝇 发表于 2016-1-22 22:27:23

西安网络约车怎么管 六成网友赞同规范管理良性竞争

近日,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本次专项整治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春节,为期一个月时间。整治期间,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联合西安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对涉嫌从事非法营运的“空号”、“套牌”出租汽车和未取得道路营运资格、从事非法营运的私家车和租赁车,执法人员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取证和暂扣,并按照《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进行高限处罚。

  随着这一专项行动的开始,网络约车或“顺风车”受到较大打击。但随着这一行动的推移,在网络上,质疑声不断。截至1月22日14时,华商网网络投票的调查数据显示,六成网友认为,网络约车不应当简单一“罚”了之,市场供应缺口的扩大和行业服务水准的亟待提升,都是当前确确实实所面临的问题。也有网友认为,“顺风车”监管难度太大,如果真出事了,很难顺利得到应有的赔偿!

  网友“ggxforever”说:“出租车管理处是隶属于公路管理部门,没错,但是职能不一样,如果说,顺风车冒充出租车营运,那归他们管,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根本不是出租车,顺风车拉客目前违法,这个我承认,但是也不该让他们来扣留,而且最可笑的是那条:如有异议,在几日内去出租车管理处申请。开什么玩笑,要申请复议,也应该是去运政或是司法部门吧”。

  点击链接,参与讨论:《【投票】西安“顺风车”被出租车管理处处罚,打车软件何去何从?》


  

  网友质疑:出租车管理处查处网络约车,手伸的太长?

  此次专项活动,网友最为关心的一点,西安市出租车管理处牵头,查处网络约车,是否合适?网友“厨子张”也表示质疑:“出租车管理处不是管出租车的吗?咋也能来管非法营运,那运政干啥去了?”

  针对这一问题,华商网小编分别联系了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与西安市运政相关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西安对非法营运出租车辆的查处,的确属于西安出租车管理处管辖范围。

  随后,小编查询相关规定得知:

  据“《陕西省出租汽车客运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出租汽车,是指按照乘客要求提供客运服务,以行驶里程或者以行驶里程和时间计费的五座以下小型汽车。”以此看来,网络约车的确可以纳入出租车管理处管理。

  据《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出租汽车,是指取得营运资格,根据乘客意愿提供客运服务,按照行驶里程、时间计价收费的客车。”以此规定来看,出租汽车的定义是指“取得营运资格”的客车。

  但《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第一款又规定,“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权非法营运的,由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暂扣非法营运车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向社会公布非法经营者及其车辆号牌。”从这一条看来,西安市出租车汽车管理处对非法营运车辆也有查处的权力。

  根据以上条例的规定,如果网络约车的定义确实属于非法营运出租汽车,那么就属于西安市出租管理处查处。


  网友质疑:西安市出租车管理处是事业单位还是行政单位?

  网友“蓝色精神”也提出了另外一个疑问:“请问西安市出租车管理处是事业单位还是行政单位?收取的管理费是企业行为还是政府行为,如果是事业或者行政单位,每年收的钱和开支公布了吗,请求公布收入明细和开支明细,账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经查询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官方网站得知,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是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下属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全面负责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

  另据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官方网站得知,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与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运政)一样,同属于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下属事业单位。


  网友建议:制定政策,规范运营,良性竞争,健康发展。

  网友“春风细雨”:只要有消费需求,就会有市场,就会有竞争。简单地以“非法营运”定性,既不客观也难以制止。何不整合这一资源,正面引导,规范顺风车的安全运营行为,具体讲,就是对驾驶人员资质及车辆安全进行审核,这样就会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网络约车这一产业的发展,也许正如网友“春风细雨”所说:“大势所趋,难以阻挡!”。当前更需要做的,是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制定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约车市场,整合资源,正面引导。

  2014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其中指出,各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快推动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手机软件召车服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2015年交通运输部起草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中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与出租汽车行业融合发展产生的新型跨界服务模式,需要加强部门沟通与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共同促进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规范发展。这都是网络约车向有序发展的尝试。

  可以看出,网络约车发展至今,有关部门从无视无措到尝试监管,一直在探索合理有效的监管办法,职能部门如果只是单纯用“罚款”方式来进行“监管”或逼迫其退出市场,很难不被舆论扣上“懒政”的帽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安网络约车怎么管 六成网友赞同规范管理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