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清玉洁 发表于 2016-1-13 13:33:39

腊八节前的浅忆

         到朋友家吃晚饭,看灶上还有一口大锅在烧着,菜和饭不都已上桌了吗?她说:煮腊八粥!明天过腊八。啊,我竟忘记了。是啊,即使记得,也没有记忆中的腊八粥好吃。
      那时,一吃腊八粥,意味着年马上就要来了。而过年呀,小孩子就可以穿新衣,走亲戚,挣几毛钱压岁。还可以吃到“容”前摆的核桃、枣和柿饼。只要你懂事地见“容”就瞌头。好盼望好欣喜呀!
      过腊八,尽管家家都煮,但腊八当天一清早,左邻右舍互相派小孩去送。端着粗瓷大老碗或黑瓷盆,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老远就喊叫大人来接,也或一路小跑搁在案上。也有顺便就乐哈哈回赠的。把端来的腊八倒进自家瓷盆,再从锅里舀出煮好的腊八,都快溢出碗沿了。多浓多亲的乡情呀!
      对孩子们而言,最有趣的就是给前庭后院的树吃腊八。怎么,树也会吃腊八?你不信?会呀,就是把一点点腊八粥倒在树杈上,据说树来年会长得又粗又高!大人如是说,小孩就信以为真。大人也不嫌我们浪费,任我们孩子们端一大碗腊八,拿个小勺,逐个树往过“喂”。小个子的喂低矮的树,大个子的喂大树。有时还搬凳子,攀梯子,登高来喂,多神气!大大小小的树间,一群穿着红红绿绿的孩子们穿梭其间,像一群辛勤的小蜜蜂似的在闹,在笑。
      我家常常煮一大瓷缸腊八米,妈妈一忙,没时间做饭时,就会天天中午烩腊八。从缸中舀出的腊八粥冻着冰茬。那时的腊八菜就是把豆腐、白菜、圆片形红腊八萝卜和少许蒜苗一炒,远没有现在的佐料多。就在那时我吃腻了腊八。还有一样饭,烩搅团块。直到现在对这两样饭都不向往。但怀念那时的欢乐和情谊。不知和我喂过腊八给树吃的小伙伴如今在何方?是否也像我一样曾记起这童年的纯真?不知我给端过腊八的婶们,叔们还健在否?我们那一排屋舍早已不在,门前清浅的小河早已改道且枯涸了,我家两旁的石拱桥也早已消失了,河对面的坎和小路及蓬蒿草也踪迹难寻了。
      是啊,时光带走了很多有形的东西,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故事和记忆。让我们且行且活还浅忆!带着一抹微笑,一缕温馨,一份纯真,一股来自心底的感动吧!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6-1-13 14:32:25

{:7_389:}{:7_389:}{:7_389:}

乾坤 发表于 2016-1-13 15:18:57

温馨的回忆,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字里行间。腊八节,小时候的快乐源泉。谢谢老师带来如此美妙的文章。{:7_381:}{:7_381:}{:7_390:}{:7_390:}{:7_390:}

_q6fvQ 发表于 2016-1-13 17:50:05

腊八粥几年都没吃过了,想起都馋,想起过去家家互送腊八粥的情景就在眼前。

诗情画意 发表于 2016-1-13 19:51:51

美女的文章勾起了我们每个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难忘童年的纯真无邪的小伙伴,难忘乡村憨厚淳朴的父老乡亲!情感真挚,描写细腻!点赞!!!

拍苍蝇 发表于 2016-1-13 22:46:37

不错,不错!

舞汉 发表于 2016-1-14 09:18:25

{:7_389:}{:7_389:}{:7_389:}

天涯寒士 发表于 2016-1-14 10:04:23

{:7_389:}{:7_389:}{:7_381:}

绿绣眼 发表于 2016-1-14 16:40:59

你写出了我小时候的幸福,那时候我们很艰苦,但是我们很幸福。

观沧海 发表于 2016-1-17 16:32:37

同样的话题,一经才女描述,顿觉韵味不同。想起一句古诗: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7_394:}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腊八节前的浅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