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我唱 无衣
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5-11-2 00:11 编辑谁说衣服没备好?你我合穿一战袍。
君王发令要出兵,赶快修好戈与矛。
共同对敌在一道。
谁说自己没衣穿?你我合穿一衬衫。
君王发令要出兵,修好戈矛亮闪闪。
我们一同去征战。
谁说自己没军装?你我合着穿衣裳。
君王发令要出兵,修好铠甲和刀枪。
我们一同上战场。
原诗:《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沧海诗评:
这是一曲斗志昂扬的军中战歌,这是一首豪迈激昂的爱国诗篇,这是一道催人奋进的战前动员令。诗中所体现的同仇敌忾的气概、慷慨无私的胸怀、团结友爱的风尚、积极备战的热情,充分展现了秦人的尚武精神和英雄情怀。
有了这种精神和情怀,才能够扫灭六国,一统天下。才能够南定百越,北驱匈奴。才能够有周秦的强盛,汉唐的繁荣。才能够自豪地放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个世界是强者的世界,《周易》中早就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螃蟹备有铠甲铁钳,所以横行天下。蚯蚓只有一身嫩肉,所以只能在地下爬行。当一种文明使人的精神体魄越来越被弱化的时候,当一个民族的阳刚之气越来越消减的时候,这种文明和这个民族就到了危险的地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当一个女真骑兵可以对付十个契丹士兵、一群北宋士兵的时候,辽和北宋焉有不亡之理?再灿烂的文明又有何用?因此,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提振其士气,德智体全面发展,永远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综合训练课。
朱熹《诗集传》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吴闿生《诗义会通》评此诗曰:“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这正是:
不可或缺英雄气,万古流芳爱国情。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犯我捣黄龙。 大赞 雄壮威武,解读犀利。{:7_389:}{:7_389:}{:7_389:}
甲衣虽缺亦赴难,风餐宿露出秦关。磨砺戈茅陷敌阵,不败酋寇誓不还。 终南诚意斋 发表于 2015-11-2 07:46
大赞
多谢鼓励,祝君安康!{:7_381:}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11-2 08:16
雄壮威武,解读犀利。
甲衣虽缺亦赴难,风餐宿露出秦关。磨砺戈茅陷敌阵,不 ...
山人才敏,令人高山仰止。壮怀激烈,无愧大秦后裔。{:7_394:}{:7_381:} 拜读无衣,顿生豪气。金戈铁马,精诚无敌,国强民安,沧海给力!{:7_389:}{:7_389:}{:7_389:}{:7_381:}{:7_381:}{:7_381:} 乾坤 发表于 2015-11-2 09:41
拜读无衣,顿生豪气。金戈铁马,精诚无敌,国强民安,沧海给力!{:7_ ...
班超厌作校书郎,投笔从戎赴杀场。
立功西域扬汉威,定远安邦姓字香。 {:7_381:}{:7_381:}{:7_381:} 溪水止流 发表于 2015-11-2 10:03
{:7_396:}{:7_385:} 图文并茂,,一个个英雄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大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