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
发表于 2015-10-12 11:35:27
这样读《秦腔》的人不多。能读的不多,读完的不多,读完有见地的不多。只有蕲先生有这个能力。只因为秦人的情怀和深刻的文化认知,才有了这篇好作品。大赞。
天涯寒士
发表于 2015-10-12 14:50:07
{:7_389:}{:7_389:}{:7_381:}
靳应禄
发表于 2015-10-26 01:08:19
前些天没有上网,谢谢各位的关注和抬爱。{:7_396:}{:7_396:}{:7_396:}
我是在出差兰州碰到《秦腔》发行的,一口气读了三遍,觉得朴实、亲切、深刻、震撼,很受启发,我自己认为对改革的路怎么走有指导意义。于是就写了这篇文章,《金户视野》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