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止流 发表于 2015-9-23 09:43:19

秋分?立秋?哪个才是真正入秋?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9月23日16:21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即将来临。

  常以为立秋就算真正进入了秋天?错!秋分才标志着秋天的正式来到!

  秋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与春分一样,秋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全年无极昼极夜现象。南方气候中,由这一节气起才开始入秋。

  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秋分,“分”的是什么?

  “分”即为“半”的意思,除去昼夜均分外,秋分还有一层意思: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故称之为“秋分”。

  秋分三候 哪三候?

  中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雷声收: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巢穴中,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防止寒气侵入。

  水始涸:降雨量开始减少,天气干燥,河流湖泊中的水汽蒸发快,甚至很快干枯。

  秋分祭月——中秋节的“老祖宗”

  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便是由“祭月节”发展而来的。


  但由于秋分当天,不一定都有月圆,“祭月无月”无疑大煞风景,便将“祭月节”调至中秋,形成了中秋节。

  除了祭月,秋分时节还有吃秋菜、竖蛋等习俗。

  秋分养生,牢记这几点

  防秋燥:


  秋分时节,降水减少,天气干燥,身体易缺水而出现“秋燥”。多吃一些清润、温润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等。减少使用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些酸。

  防秋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开始天气转凉。夜越深,寒气越重,也更易侵入体内,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防止寒气入体,埋下健康隐患。

  秋分早晚温差大,幅度甚至高于10℃以上,应注意添衣。

  防秋乏:

  秋分来临,更应该多运动,尤其是做伸展运动,加强血液循环,舒展身体、收敛心神,防止劳累疲乏。但早晚天冷,尽量选择在室内运动。


  防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万物枯败,一片昏黄,易使情绪受到消极影响。

  可多穿艳丽色彩的衣服、多晒太阳,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情绪。

乾坤 发表于 2015-9-23 13:32:01

{:7_389:}{:7_390:}

天涯寒士 发表于 2015-9-23 14:01:59

{:7_389:}{:7_390:}

睁眼看世界 发表于 2015-9-23 15:53:13

{:7_394:}{:7_390:}

执着111 发表于 2015-9-24 00:06:54

{:7_389:}{:7_394:}

真言 发表于 2015-9-27 19:21:09

{:7_394:}{:7_360:}{:7_360:}{:7_360:}天凉好个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分?立秋?哪个才是真正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