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岁月》之《搂柴记》
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5-9-3 14:40 编辑搂柴记
坤乾
小学四、五年级至初中的农村孩子,夏季给家里搂柴(麦秸)是一堂必修课,坤乾也不例外。下午背个背篓(现在的年轻人已不知背篓为何物了,所谓背篓,是一个扁柱形,上大下小的竹制农具,用于背负柴禾),提个竹耙,到割完的麦田里搂散落在地里的麦秸,作为做饭的燃料。天天如此,每天一背篓。
有一次到涝河旁的一块麦田里搂柴。
小时候的涝河顺西关西桥蜿蜒流至北关,沿途至南河头一溜大片竹林,河水清澈。靠近北关处,竹林对面是一大片白沙滩,是一个娃娃们嬉戏的绝佳去处。
扔下背篓,跳进水中,打水仗,掏螃蟹,扎猛子;到竹园内捉迷藏,逮蛐蛐;在白沙滩上翻跟头,摔跤,别提多爽了(现在的少年没这个福分了,我们当时玩的可都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绿色游戏”)。
此时的坤乾,正伏在岸边水中,凝视着一溜水草遮蔽下的一排核桃大的小洞,他知道这就是螃蟹的窝巢。随手抄起搭在身旁的细竹枝,往洞里捅了捅,若里面窜出一条水蛇,拧身就跑;若无动静,尽可放开胆子伸手向里掏。这时只觉一阵疼麻,就晓得是螃蟹夹住了手指。坤乾大喜,此番情景就犹如鱼儿咬住了钓钩,只要用大拇指捏住其钳子拔将出来,一个拼命挣扎的大螃蟹就弄到手了。摘掉钳子放入嘴中,咸中带香十分可口。运气好的话,个个洞中都有吃货,几可饱餐一顿。坤乾这次运气还就是不错,每次出手都有收获。正当他专心致志打扫战场时,猛听到几个同伴的呼喊声,抬头一瞧,只见他们纷纷跑向沙滩尽头处的一片桃林。原来坤乾所在的连丰大队早先在此种植了大约二十亩的桃园,这时桃子已经成熟,小伙伴们就是冲着这片林子杀将过去的。这伙孩子犹如一群贪吃的猴子,手脚并用瞬间就攀上桃树。捡着又大又红又软的桃子下手就摘,一个个吃得桃汁四溢,浆得满脸都是。当这群“猴子”吃得正欢势时,远处传来守园大人的吆喝声,一咕噜翻下树转身撒腿就跑。待扑入水中,洗净嘴脸后,两拨人的水仗又开打了……
乐极生悲,光顾玩耍忘记正事,等到有人觉醒时,日已偏西。大家慌忙穿上衣服,跑到田里,拼命搂起柴来。无奈时日苦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每人只搂了一小堆。怎么办?大家集思广益,想了一个瞒天过海之计:空着背篓,只给上部打个铺,用绳捆成一个柴垛。猛地一看,一背篓柴,上面还有柴垛,小伙子不错!
将柴背回家,绳子一解,和往日的柴禾混在一起,就万事大吉了。回到家里,大功臣似的,煞有介事。吃完晚饭,钻进被窝,都捂着嘴偷偷乐。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逝去的年代,读来还是那样的亲切。 把孩子们顽皮的神态描绘得鲜活生动,细致入微 天真活波,调皮捣蛋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很生动很有趣味性!{:7_381:}{:7_389:}{:7_390:} 楼主好!你的文章勾起我们许多童年趣事。你们搂柴使此高招瞒天过海,我们女生有时因贪玩草笼没满,也使过此法。但往往惴惴不安,有时免不了挨骂。你们是抓螃蟹,我们是抓弹儿或踢沙包。孩子爱玩的天性使然。 冰清玉洁 发表于 2015-9-4 01:34
楼主好!你的文章勾起我们许多童年趣事。你们搂柴使此高招瞒天过海,我们女生有时因贪玩草笼没满,也使过此 ...
应该感谢坤乾先生,让我们魂归童年,激起共鸣。{:7_381:} 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5-9-4 02:18 编辑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9-3 19:04
逝去的年代,读来还是那样的亲切。
真切自然,感同身受,能勾起我们共同的回忆。这正是坤乾先生的成功之处。 亦稼亦穑 发表于 2015-9-3 19:47
把孩子们顽皮的神态描绘得鲜活生动,细致入微
同感。可谓惺惺相惜。 乾坤 发表于 2015-9-3 21:39
天真活波,调皮捣蛋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很生动很有趣味性!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坤乾。{:7_394:} 文章妙趣横生啊,勾起童年时许多美好的回忆…孩提时候总是那么天真烂漫,那么快乐无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