晖哥 发表于 2015-2-27 17:44:18

有扈氏的灭亡

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腻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禹治水积累功绩
舜禅位于他
会稽的部族会议
因防风氏的迟到
被夏禹处死

夏禹禅位给皋陶之子伯益
禹死后,伯益准备继位
但是夏后伯启不同意
召集部族首在钧台举行宴会
声称天下是其父辛劳所得
理应交由其子继位
此间,部族首领都不吱声
只有有扈氏跳出来反对
于是便有了“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的故事
启先是战败
经过一年的积累
包括战力的积累和德行的积累
终于征服了有扈氏


一将功成万骨枯
夏后伯启的成功何尝不是如此,
通过征服有扈氏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最后,我有个问题
夏后伯启和有扈氏
都姓 姒他们是不是兄弟?
请知道的老师讲讲他们的关系!!
谢谢!


天天 发表于 2015-2-27 18:41:28

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我忘记了在哪里看过或者听过。有扈氏属于庶系。

晖哥 发表于 2015-2-28 09:32:39

天天 发表于 2015-2-27 18:41
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我忘记了在哪里看过或者听过。有扈氏属于庶系。

感谢天天!!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2-28 10:09:52

{:7_381:}{:7_389:}{:7_390:}

maahp 发表于 2015-2-28 11:30:33

咱们的历史传说的居多,不好考证的。

薄师禹 发表于 2015-2-28 15:42:47



         据《风俗通》、《左传》、《汉书》等载,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称夏后启。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不满。其中有一个诸侯国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后人,受封于扈(今陕西省户县一带),建立扈国。有扈氏首领觉得有责任维护传统制度,于是就起兵讨伐夏后启。启立即召集天下诸侯兴师镇压。由于大禹刚死不久,诸侯们对禹的丰功伟大绩还记忆犹新,都愿意出兵助启,所以启就占了优势。双方军队在甘(户县西南一带)相遇。交战前,启对部下发布了一篇誓师辞,这就是收在《尚书》中的《甘誓》,其中列举了有扈氏的罪状,并公布了作战计划及赏罚规定。战斗开始后,尽管有扈氏人人英勇奋战,但毕竟寡不敌众,结果战败。夏后启趁势灭掉了有扈氏。有扈氏人,后来以原国名命姓,称为扈氏。扈氏后又分为户、鄠二姓,其实扈、户、鄠三字音同字异,实为一姓。

晖哥 发表于 2015-2-28 16:01:55

薄师禹 发表于 2015-2-28 15:42
据《风俗通》、《左传》、《汉书》等载,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 ...

谢谢 薄老师的讲解!!
薄老师是不是元村的?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2-28 17:42:53

       有扈氏,古部落名,姒姓,居于今陕西户县附近。启继承禹的权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启以“恭行天之罚”的名义讨伐不服从他的有扈氏。所以《史记·夏本纪》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的记载。战争的结果是有扈氏被打败,夏后启灭掉了有扈氏,它的族众被沦为牧奴。
      启与有扈氏作战之前,在甘宣誓,《尚书·甘誓》对此有记载,原文如下: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真言 发表于 2015-3-14 20:07:43

好文采,看了就是享受!

晖哥 发表于 2015-3-16 10:47:54

真言 发表于 2015-3-14 20:07
好文采,看了就是享受!

多谢夸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扈氏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