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 发表于 2015-1-31 09:56:48

户县农民画的新舞台

 你稍微留意一下西安街头的公益广告,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户县农民画身影,其实不仅仅在西安,国内各大城市的街头也同样出现不少户县农民画公益广告。日前,记者走进了有“农民画乡”之称的户县。
  画作之家变身“农民画庄”
  1月19日,户县余下镇南索村,一进村子就能看到街道旁墙壁上画了不少农民画,内容有反映改革开放的,也有反映传统生活的,也有反映尊老爱幼和学习的。 这些画作全出自张青义的手。
  张青义家是一个二层小洋楼的四合院,院子里还摆放着不少农具,件件错落有致,整个院落收拾得雅致整洁,院墙上画着他的创作画《雪中情》、《织》等农民画。屋里悬挂着一个“户县农民画庄”示范户的牌匾,作为“农民画庄”的示范户之一,张青义不但接待国内游客,还常接待外宾。
  屋子里两张八仙桌拼成的画案上,摆放着张青义正在为公安部交管局创作的一幅反映安全劝导站主题的农民画。该画作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张青义和儿媳妇李静茹反复观看琢磨,仔细推敲,做最后的修改。
  61岁的张青义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曾梦想着做一个职业画家。”遗憾的是,张青义因为父亲曾是黄埔军校23期学员,使他没能实现这个梦想,而是早早地辍学回家务农。1973年,户县举办农民画培训班,张青义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辅导老师都是从西安来的,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高民生当年就是其中一位导师。这个培训班为张青义的农民画创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上世纪七十年代,张青义就接待过来自奥地利的考察团,并按照要求现场给团长画了一个农民画肖像,对方特别喜欢。此后,张青义在创作农民画时增加了陕北秧歌、关中锣鼓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让外宾感受更深,也让乡亲因此增加了收益。前两年,张青义每年要接待100批近2000名外宾。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王文吉说:“在户县,像张青义这样的‘农民画庄’有20多家,分布在几个乡镇,他们实现了从农民画作者到农民画个体经营户产业化发展的转身。他们在致富的同时不忘乡邻,这也起到了模范示范作用。”
  入选公益广告开了国内的先河
  中国梦公益广告始于2014年4月,是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外宣办、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六部门联合指导开展的一项公益活动。
  王文吉说,2013年5月,户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杨丽萍要去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去之前她从几个作者那里选了十几幅户县农民画带到北京。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的领导看后,认为户县农民画以独特艺术诠释了“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与这一时代公益宣传特别吻合,刘知贵的《顺风》、《爷孙三》和付瑞霞的《读书圆梦》被选上,很快就作为公益广告以整版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这一消息让户县农民画作者很兴奋,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户县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和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很快就举办专题创作培训班,近百位农民画作者参与创作,并对作品进行了集中选拔,前后有100多位作者的300多幅农民画选送,有40多位的200多幅入选了全国公益广告作品库。
  中央文明办以入选的画作为基础,在画上增加了宣传口号,原作的题目基本都没有了,比如《爷孙三》配上了敬老爱幼的宣传口号;《白桦林》《织》《晨》变成了劳动致富最光荣等等。后来,国内其他地方的泥塑、木板年画、农民画等也都陆续入选全国公益广告作品库。“但无疑户县的农民画是最早入选的,开了一个先河。”王文吉说,“入选的画有500元稿酬,有几幅还给了3000元。中央文明办已陆续给户县的作者付了七八万的稿酬。”张青义就拿到了3500元,“能参加这个公益事情就很荣幸、很高兴。”
  户县政府每年拿出80万的专项资金,多次组织农民画培训班,参与者达到数百人,通过引导扶持,先后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农民画家,户县农民画事业焕发了新活力,登上了新的舞台。(来源:华商报)

方翔 发表于 2015-1-31 10:07:46

{:7_390:}{:7_390:}{:7_390:}

老玩童 发表于 2015-1-31 10:24:47

难得一见的好帖!{:7_389:}

百灵 发表于 2015-1-31 10:34:19

啥也不说了,楼主就是给力!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1-31 11:44:22

{:7_389:}{:7_390:}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5-1-31 12:56:47

{:7_389:}{:7_389:}{:7_389:}

皇甫丁 发表于 2015-2-1 08:56:33

楼主,我支持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户县农民画的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