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撰 发表于 2014-12-20 14:12:31

松树一向就是被国人视作坚强不屈、不怕压迫、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精神象征,在暮色余辉中,更能激起人们对它的敬佩。即使是乱云飞渡而来,它仍然从从容容,若无其事,显示了“劲松”不怕被包围的坚强风格。作者将当时的形势比作“暮色”,“劲松”比作自己以及敢于坚持真理、不惧外来压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伟大的中国,涵盖深远,蕴魅无穷,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甚至于激起读者汹涌澎湃之激情、临危不惧之遐想。

杜撰 发表于 2014-12-20 14:16:43

近来,网上盛传,伟人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其来有自,竟然来自清代一部色情小说!
署名“临川山人”所著的色情小说《花荫露》,其第三回《父子连台各得其所》的开篇之诗云:“天生一个神仙洞,无限风光在玉峰。老绾专定神仙洞,劣儿只喜攀玉峰。各取所需连床混,笑煞京都八旬翁。”接下来的故事是:“话说王老绾娶了余娘名姐,恋她风情万种,余娘赏他家资殷厚,两下俱觉遂心,花烛之夜……”
清人“临川山人”的色情小说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部,或称双璧。有论者以为,《捣玉台》为破“空”之作,《花荫露》为立“色”之作。
坊间早有传说,指那首仙人洞诗是淫诗,正人君子多不以为然,或正色道,淫者见淫。此诗的出处,却不免让正人君子尴尬。
山人诗云:“天生一个神仙洞,无限风光在玉峰。”
伟人诗云:“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首先不免有版权问题,原创和抄袭的问题。临川山人原诗,相当于今天的“段子”,当初应该是流传极广的。撞车之说,怕是不能成立。
或许,原诗入脑,沉睡于记忆深处,一见庐山仙人洞照,记忆唤醒,诗句跳出,以为己出,亦未可知。
而化谐为庄,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也是一个不错的辩护。
但其出处,终归不雅。
可怜李进同志,拿着自拍的照片,请求伟人题诗。伟人灵机一动,赐诗一首:“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李进同志欣喜若狂,以为从此身价大涨。却不料被伟人涮了,弄一首淫诗耍她。


杜撰 发表于 2014-12-20 14:24:23

江上有奇峰,锁在烟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杜撰 发表于 2014-12-20 14:28:07

她写了一首很大胆的诗,配上自己拍摄的一幅照片,交给了《中国摄影》杂志的一位编辑。诗是写一座山的,照片上是一座直插云霄的山知,这一巍峨、美丽、端庄而又被低估了的山峰,不是别人,正是江青自己!这首诗不会获得任何文学奖; 江上有奇峰, 锁在云雾中。 寻常看不见, 偶尔露峥嵘。 “江”是指她的姓,这首诗摹仿了唐诗,同时也使人想起她在延安时取名“江青”以取代“蓝苹”的事情。一首唐诗中说““江上数峰青”。如批评家们后来说的,江青写这首“朦胧诗”时,不管她心中是否想到了毛泽东,它表明江青认为自己还没有赢得应有的喝彩。(江青竟使维特克相信,这是毛写的赞美她的诗!) 江青告诉《中国摄影》的编辑,诗和照片刊登时要用“琅玡台”的笔名,这是她的家乡诸城一座古老的名山的名字。她要暗示人们-经过一番穿过神秘乌云的摸索之后-谁是作者,但她又不想标上自己的真名,公开宣布她的自负和雄心。 江青想在中国伟大的文学和政治传统中找到自己,武则天对盛唐文学确实做过重要的贡献。她想要提醒那些资深的鉴定家们--当她与毛在延安开始共同生活时,他们中的许多人知道她的名字取自唐诗--她与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的这种长期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就要消亡,而且会被取代。 把诗和照片交给《中国摄影》后,江青又突然把它撤回来。后来,她改了主意,把它们又送了回去。她这样来来回回反复了五次,象一只猫决定不了把刚捕到的鱼藏在何处。最后,她还是没有把它们刊登出来。 也许,毛泽东从长沙回来后,批评了这个使江青如此激动的计划。更有可能,江青自己神经过敏地改了主意。虽然她极为自信,但作为女人,她在男人的政治世界里是孤独的。争当女皇不仅会把自己,而且会把中国共产党(和别国的共产党)的历史带到一个新的领域。不管是哪一种原因,诗和照片没有发表,说明江青处于一种政治的或心理的、或两者兼有的危险地带。

杜撰 发表于 2014-12-20 14:35:41

她从一个“三流明星”、“第三者”一跃成为“第一夫人”、“红都女皇”,实现了她的“云鹤”梦想,最后又以自杀结束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可以说,江青确实像她自己写的“江上有奇峰,锁在烟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有着神秘(或者说鬼魅)的魅力。

杜撰 发表于 2014-12-20 14:50:20

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昔日在你脚下走,今日从你头上过。——华国锋
江上有奇峰,锁在烟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江青

杜撰 发表于 2014-12-20 14:59:59


偈语 - 佛教音乐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似青松恶似花
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
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
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
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世时我沉沦
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生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莫等闲
粉身碎骨都无怨
留得青白在人间

三十三天天外天
九霄云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坚



靳应禄 发表于 2014-12-20 15:26:44

美哉杜撰了不起,
谈古论今很入理。
见仁见智功底厚,
博学慎思有见地。
{:7_394:}

靳应禄 发表于 2014-12-20 15:46:57

杜撰 发表于 2014-12-20 14:50
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昔日在你脚下走,今日从你头上过。——华国锋
江上有奇峰,锁在烟雾中, ...

这首诗是华国锋题写的,但不是其作的。诗中景很真实 ——我们一行几个同事,晚上宿在离韶山不远的向韶,次日清晨步行去韶山,目睹了的。"头上过“指的是修在空中的引水槽。{:soso_e181:}

杜撰 发表于 2014-12-20 16:19:03

靳应禄 发表于 2014-12-20 15:26
美哉杜撰了不起,
谈古论今很入理。
见仁见智功底厚,


都是在网上复制粘贴,我只是在网上搜索,然后复制转移过来,不是自己创造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