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户县电视台专题片
陕西户县电视台专题片评:真相不在电视里2014年11月份陕西户县电视2台专题片报道户县一例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严重血液病家长进京上访事件,大致内容为:户县一个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高烧最终患上了严重血液病,县卫生局组织专家诊断和接种疫苗无关,家长却认为和疫苗有关多次进京上访,政府出于关怀给予了约十万救助,又答复解决以后看病的花费,家长却还要求还要给予补偿款。
这则官方报道实则为:陕西户县一3岁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并诱发严重的血液病,但相关部门偷换概念,推卸责任。在多次进京上访后政府给予了10多万看病,答复解决以后看病花费附加条款“要认可和疫苗无关,不准上访,如反悔追究骗取资金法律责任”和前阵子炒的沸沸扬扬的山东甲流疫苗事件很相像。
然而作为户县电视台官方报道的一面之词,到底接种疫苗和孩子发病有无关联性,国家卫计委有无明确处理意见,当地政府落实了吗?多次上访的原因是什么?县政府的处理方式公平合理吗?
前言: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有效的措施,但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疫苗 ,异常反应是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的,是不可防不可控不可避免的,对不适宜免疫接种可引发危及生命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加上人为因素:技术更新落后、质量不合格、冷链管理缺失、接种不规范、培训不到位、禁忌症的筛查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更多致残致死的儿童。尽管接种疫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的概率很低,但对于不幸的个人却是100%的几率。疫苗之殇对于家庭而言是毁灭性的,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是无辜的,作为倡导者的政府是有责任的,理应开诚布公,承认事实、做到及时的救助和补偿。然而站在政府角度而言一些严重的异常反应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人们对疫苗的信任产生疫苗抵制,继而影响预防接种率和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措施有:控制媒体、垄断信息、垄断鉴定体系、指导鉴定结论、偷换概念、推卸责任、甚至采取打压等。这使得因疫苗伤害越严重的患者反而越得不得应有的救助和补偿,求告无门,濒临绝境,上访就成了唯一能做的选择,上访,维稳,再上访,再维稳,永无宁日的苦旅,耗到你绝望为止。极端的,陕西麻疹疫苗异常反应家长李XX先是以妨碍办公秩序被当地拘留10天,以扰乱社会秩序在北京要拘留7天,后又改为寻衅滋事罪被北京西城区看守所刑事拘留一个月,回到当地后又要求办信访学习班。一个本应以科学和法制解决的问题被无情地排除,最终无差别的纳入了维稳体系。
事件回顾:
我叫李XX,是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人,我的女儿07年12月出生。2010年国家卫生部出台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在接种前幼儿园老师以不接种不准上学要求强制接种,同年9月18日孩子在县妇幼保健院接种了麻疹疫苗。接种前孩子健康活泼无任何病症也无麻疹接种禁忌情况,但接种后孩子出现不良反应,出现哮鸣、声音嘶哑、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9月25日晚出现约40°C高烧,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孩子高烧反复不断,先后到县城3家私人诊所、县妇幼保健院、森工医院治疗未得到控制,直到11月5日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被确诊为白血病。当听到诊断结果时家人感觉整个天都塌下来了,当听到巨额的医疗费用后,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宣布了死刑!
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疫苗 ,异常反应是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具有一定的毒性,且其不良反应率发生较高,约有5%~15%的孩子在接种5-12天后开始发高烧。接种麻疹疫苗实际是一次轻度的感染,对不适宜的麻疹免疫接种可引发危及生命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对麻疹疫苗立场文件>>
2011年1月19日县卫生局组织了砖家承认异常反应并对该异常反应做出了诊断,诊断结果非偶合,不能排除诱发关系,但县卫生部门偷换概念推卸责任。在这里有人要问那为何不走医学会鉴定程序或走司法程序?告诉你行政主导下的鉴定体系很难有公正可言(暂不揭露这种行政主导下的鉴定体系)且疫苗事件缺乏细致的法律条文支持。
北京大学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岳认为:“这种行政主导下的医疗鉴定很难有公正可言,更多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良心问题。
处理经过:
3年来维权的足迹遍布各级部门,在维权的这几年中国家卫计委一次次转办、督办、召开4级政府联合接谈,并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在这期间里我期待着当地政府能依照卫计委的接谈意见积极的协调落实,但向县相关部门反应合理诉求和建议,渠道不畅通,反应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反馈和落实,相关单位又出现相互推诿,缺乏协同工作机制和统一领导,对于联合接谈达成的共识矢口否认。(说出来的话没写出来不算、写出来的没签字不算、谁说的叫谁来给你处理、只能说卫计委信访处张铭忽悠的技术更高超)拒不办理国家卫计委交办、督办的重要信访事项,编报不同答复材料欺骗上级机关;拒不执行陕西省卫生厅厅长批示,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发生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后,不认真落实上级机关的明确处理意见,导致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引发重复越级上访,造成较大社会影响。且利用孩子急需看病、上学曾要挟家长签协议写保证。地方政府这种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的逼访谁知?
针对户县电视2台专题片我提出以下6个问题请政府回答:
1.就此事件县领导咨询省市专家意见是无关系吗?
2.对于县卫生局给出的诊断结论能排除诱发关系吗?
3.此事件国家卫计委组织的4级政府联合接谈达成的共识是什么?地方政府落实了吗?
4.陕西省卫生厅厅长批示的内容是什么? 市级部门落实了吗?
5.县政府就答复意见上报至国家卫计委,卫计委的回执意见是什么?按回执意见继续协商落实了吗?
6.全国此类事件及周边和户县上例事件是如何处理的?此事件的处理方式合理公平吗?
请县政府给予真实的回答,或适时我来回答。
国家卫计委一次次转办、督办、提出解决意见地方政府一次次推诿要挟、不作为,导致的一次次的上访非访,到底是谁之错?既然县级认为已经处理的很好,为何卫计委回执中还有2点指导意见?为何不按程序上报至市级信访部门进行复议?《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敷衍塞责造成严重后果可撤职下列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或撤职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或降级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
结语:
我期待政府善意的回复,更期待户县政府能依照国家督办意见及时的妥善解决,然而地方政府冷漠的态度,继续虚以为蛇、不作为、利用媒体更加伤害疫苗受害者的行为感到悲哀。疫苗伤害可怕,比这可怕的是没有健全的保障政策,但更可怕的是健全的政策在基层政府得不到落实!作为预防接种决策者卫计委应在整个环节尽到责任,包括补偿办法的落实上。但至今有多个省份未出台具体补偿办法。在补偿上不只是出台一个指导文件就完成任务,对于地方政府的不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制约。
问题复杂,但确需搞清楚,造福的就是千家万户了。{:7_39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