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永智 发表于 2014-10-12 11:44:19

现代农民中的上访户

    偶尔,和几位在乡镇基层工作的干谈起农村工作,均认为现在的农民很难管,追问其原因;他们感慨地总结说出了四句话,体现农民和政府的关系:“有粮有钱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有了问题要找你,处理不好还告你”。我也感觉到确有这种现实现象,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就此问题,我和某镇党委书交谈,他是我的学生,问及他的看法,他回答,“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从深层次分析,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钱有粮不靠你;这显示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且有了保障;而不批不斗不怕你;这则是社会进入到法治时代的标志,不象“文革”时期那样可以随意被“揪斗”;有了问题要找你;这说明农民愿把政府当公仆看,懂得了人民政府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才找你。处理不好还告你;这更显示农民懂得了依法维权,对政府作为或不作为,都依法衡量。总之,这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是好事。”我感觉到,这位党委书记就是站的高,看的深。   同时,我又想到确有个别人利用了这种“进步”;比如,有位早年盖的房子而按新规划又占着公用道路的居民,他重新盖房还要在原地占路面,政府不准,他把政府告到法院,一审、二审被驳回,高院申诉被驳回。为此他多次去北京上访被接回。为解决问题,政府协调在原地址平移让开路重新给其划三间庄基,由政府出资为其盖房,他不同意。在异地另划五间庄基盖房,他还不答应。他提出在人民路给他划几间门面房的条件。为此目的他还在继续上访的奔波中。    还有一例,83年分田到户时,组上给一家村民少分几分地,虽然几年后已补足,但他现在不知咋算要求补几十亩地,为此问题,他象长年在政府象上班一样,要求镇政府解决。动不动谩骂抱腿喊,公仆不为公民办事。如此等等,每个乡镇都能找出难以解决问题的上访户来。这大概就是基层干部得出那四句顺口溜的表面原因吧。    但随着信访制度改革,这种现象会减少,那些以“爱哭孩子吃奶多”方式纠缠政府的人将会没有市场。

关注 发表于 2014-10-12 13:19:56

学习了 关注了

王建民 发表于 2014-10-12 14:26:20

{:7_381:}{:7_381:}{:7_381:}洗耳恭听

王建民 发表于 2014-10-12 14:26:26

{:7_381:}{:7_381:}{:7_381:}洗耳恭听

长河落日 发表于 2014-10-12 15:40:40

只有学习的份儿{:soso_e179:}

靳应禄 发表于 2014-10-13 05:25:18

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4-10-13 05:31 编辑

{:7_394:} 偶尔,和几位在乡镇基层工作的干谈起农村工作,均认为现在的农民很难管,追问其原因;他们感慨地总结说出了四句话,体现农民和政府的关系:“有粮有钱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有了问题要找你,处理不好还告你”。我也感觉到确有这种现实现象,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就此问题,我和某镇党委书交谈,他是我的学生,问及他的看法,他回答,“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从深层次分析,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钱有粮不靠你;这显示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且有了保障;而不批不斗不怕你;这则是社会进入到法治时代的标志,不象“文革”时期那样可以随意被“揪斗”;有了问题要找你;这说明农民愿把政府当公仆看,懂得了人民政府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才找你。处理不好还告你;这更显示农民懂得了依法维权,对政府作为或不作为,都依法衡量。总之,这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是好事。”我感觉到,这位党委书记就是站的高,看的深。

       楼主的文章客观、理性。文章谈的是农村,其实别的行业亦然;这位党委书记说的好,是社会的进步。说到上访(我正在写《上访探析》的文章》),因素很多,有的有理,有的没理。上访为什么多?因为在基层没有得到解决——我此说并不是指要满足其要求而是要合理解决。我所工作的惠安化工厂是 X 万人的大型国企,文革期间曾产生过 X X 起冤、假、错案,后来全部昭雪、平反、纠正了,假如不进行昭雪、平反、纠正这些工作会是个什么情景?在信访方面,惠安的成绩是显著的,是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扬的。

笑丫头 发表于 2014-10-13 08:04:05

{:5_273:}{:5_273:}{:5_273:}

赵光辉 发表于 2014-10-18 20:48:59

长篇大论不实在

天天 发表于 2014-10-18 22:18:50

上次在户县北街的古旧书店见到戴律师的一本书,下次买来看看。喜欢你觉得案例。

戴永智 发表于 2014-10-19 22:15:00

天天,你好?你和我电话联系,赠送你两本书不必去买了。13609255906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农民中的上访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