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六六级青春几何?——高六六级一班解某“文革”访谈录
高六六级青春几何?——高六六级一班解某“文革”访谈录光盐社一、 被访谈人介绍解某某,男,1945年出生,户县人。1966年上高三,即将毕业。1968年10月回村当农民。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陕西师大咸阳专修科,1978年春入学。学制两年。毕业后在户县某初中到2007年退休。解老师是一位乐观豁达的人。二、 “文革”那些事1. 两次见毛主席1966年国庆节后,借口反映户县材料,通过胡耀邦的秘书戴云向团委反映问题。解某和同学李某及陈某凭借红卫兵证,开个条子,通过串联证,乘火车来到北京。途中碰见兰州一个8岁小女孩也去北京,对解某说:“叔叔,把我引上。”一天一夜后,来到北京,吃饭不要钱,有专门的接待处。在列车上,工人有车票,学生有串联证。最后,住在景山学校。这次,属于毛泽东第3次接见红卫兵。现在广场集合,站在路的两边。第一车是毛泽东,第二辆车是文革小组,第三辆车是刘少奇。解某站在长安街的两边,毛主席的车开得很慢,大概有五米的距离。当然,北京的骑兵1师提前对学生们进行了训练。当天凌晨3点起床,发了面包。检查身上不能带钥匙等,到达指定地点一致等到下午2点,毛主席的车才来。每一个方阵有一面旗帜。上厕所的时候,把天安门广场的地砖解开,用苇席一围,就开始方便。在北京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就回来了。这是第一次去北京。1966年12月,第二次去北京。这一次本来打算去长春,因为长影拍摄抗美援朝的电影有关。到了北京,天气太冷,东北更冷。觉得二、三月再去。这才毛在城楼上,大家列队从城楼下走过,陪同的是文革小组,刘少奇已经被打倒了。2. 学生旁听(陪审团)1967年5或6月,户县法院审案,案情是森工一处发生一起鸡奸案。在文庙(法院)宣判,法院听取学生意见,重判。3. 一中的派系1966年,一中高中6个班,高三一班40多人属于革命造反队,13人左右属于东风战斗队。高三二班,指点江山战团。高二一班临委会是核心,高二二班重头日战斗队,高一一班遇某兵团,高一二班挺进队。班上的班干部跟风比较紧,工作组进校后,跟工作组,工作组对文革是反对的态度。后来革委会就没有干部,学生干部们认为根据巴黎公社原则,成立了文化革命临时委员会,简称临委会。(2014年7月29日下午3点采访完成)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4-8-5 17:02 编辑
{:7_394:}{:7_396:}
文革时,我在部队,虽未直接参加故乡的运动,但作为过来人,还是知道些。看楼主帖子,有一处可能不对,高二二班重头日战斗队,我理解应是从头越战斗队——供参考。{:soso_e181:}
记下来。我采访当事人是,也是几个音,再加上对那段历史不熟悉,比如毛的诗词。我在我的U盘上改一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