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报人 发表于 2014-7-30 16:16:17

户县娃千欣迪在泰国教汉语


       千欣迪,1990年生于户县。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之后于陕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主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3年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国工作10个月。
       一心无悔入暹罗,自此故乡无秋冬。时光荏苒,回首这段青春走过的地方、经历的岁月、遇到的人,都在这个如画般的热带国家一路渲染,铺陈出绚丽缤纷的色彩。那10个月永远在我的记忆里燃烧。
                                                                ——题记
2013年,正在陕师大对外汉语专业读研一的我,经过国家汉办严格的考试、培训,于5月中旬赴泰国进行为期10个月的汉语教学。转眼三百天的分分秒秒已经变成了回忆,可我还清晰的记得那天忍受着热浪,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搬进泰南特色的双层小木屋的情景。回顾这一年,感触良多。当时去泰国,只是凭着一股冲动,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在泰国的这十个月,让我认识到自己,既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发现自己的不足。回头看看,不禁感慨:这真是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一年。
去年5月16日,我和5位小伙伴被分到泰国南部春蓬府,这是泰国连接南部和中部最狭长的地带,盛产榴莲。还来不及好好道别,我们就被带往不同的学校,开始了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征程。我所在的同达戈是春蓬府的一个小县城,说是县城,不如说是一个不太繁华的小镇,只能满足一般的生活需求。很不幸,我的乡村小学校坐落在离小镇六千米远的府际高速路边,每次去买菜或生活用品,就需要请当地老师开车或骑摩托车载我去。
同达戈中学是一所中心学校,从初一到高三,900多人。我是这里的第二任汉语教师,学校对汉语教学没有详细计划,也没有固定教材,教学目的有两个:第一,能让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兴趣,认识到汉语的重要性;第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能够用简单的汉语句子交流。我负责初一到高二15个班,每周每班一节课。除了日常教学,我还负责每周三下午的汉语聚乐部。学校有汉办捐赠的教材,但并不完全适用零基础的学生,我只好自己编写教材,设计练习,制作教具。这所乡村中学的学生英语水平有限,无法用英语上课,于是我就不断向泰国的英语老师请教,努力学习泰语,制作讲义时,先通过字典、网络写好泰语,再请泰国老师帮我更正。到了考试的时候,工作就更繁多了,从出试卷到装订、考试、批阅都是一个人完成。在那里的每一天,我都过得非常忙碌充实。
第一次站在异国他乡的讲台上,对于学生并不了解,加之中泰两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理念的差异,我一开始很难适应,跟朋友聊天时笑称学生为“小混蛋”。在上了两星期课后,我和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把学生称为天使和恶魔的结合。上课时候是绝对的恶魔,下课铃响起就像仙女的魔法开始生效,他们会变成一个个惹人爱的小天使。泰国的学校将学生按照成绩进行编班,初中部1班最差,4班最好;高中部反之,1班最好,4班最差。上课久了会发现,好班的孩子们人人都勤奋,不管我上课讲了什么内容,进行了什么课堂活动,他们都会非常配合我,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出勤率高,效果好,交作业也非常积极。另一部分班级又是一个极端,上课乱哄哄,听课的不超过10个,讲话、化妆、听音乐、打游戏、睡觉、打电话、打闹、到处乱跑,做什么的都有,还有的干脆从开学就没来上过课。无论你保持沉默,还是大声呵斥,效果都不会超过一分钟,一节课维持秩序、处理矛盾的时间要占到一半以上。每次上课前,我都担心课程内容会不会讲不完。交作业更是让人头疼,需要我不停催促,甚至追着讨要,即使交上来的作业也让人头疼不已。到了考试,好班的学生几乎都是满分,让人觉得自己的努力总是有收获的。而另一半的学生什么都不会,仿佛这学期都白干了。
在泰国,学生是主体,学校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会参与其中的快乐。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为了走上东盟国际化道路,泰国中小学的活动多多少少都会涉及东盟的相关内容。学生虽然在课堂上的表现差强人意,但是在课外,他们都多才多艺。学校有学生自己的小银行、学生会、乐队、舞蹈队,每逢大型活动的时候,这些乐队、舞蹈队就会出场表演。他们也很喜欢做手工、画画,不少学生擅长唱歌跳舞,他们自己排练的舞蹈在泰国全国性的比赛中还获得名次。泰国的假期和学校活动特别多,每次活动学生都是主角,自己操办得有声有色。记得一次提倡废品再利用的活动中,他们用废弃的包装纸、纸箱子,还有塑料瓶做成服装,穿在“模特”身上选美,作品让人叹为观止。
泰国对学生智育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中国那么高,他们注重全方位发展。泰国的考试系统也和中国不一样,平时出勤作业等占了大半比重,期中和期末各占20%和30%,所以学生都很“懒”,常常一节课学习了,一个星期后再上课就忘记了,作业抄袭严重。而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也很简单,希望孩子们过得开心,顺其自然发展。泰国学生是使用眼睛和手学习的,他们喜欢读、做汉字卡,不喜欢看着黑板跟读做对话练习。但如果借助图片展开对话,他们就会反应很热烈。如果让他们在黑板上根据老师说的汉语作画,他们基本上全班参与。
课外的时候,学生们个个可爱。他们会远远看见你就打招呼“老师,早上好!”、“老师,我爱你”、“老师,裙子好看,我喜欢”……他们会把自己做的手工送给我,或者是在生活课中学做的泰式餐点拿给我品尝,热情地纠正我不太准确的泰语发音。我想,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学生带给我很多惊喜,却也没少让我跳脚生闷气。欣慰的是,我看到了学生的成长,有的学生敢主动和我交流了,渐渐喜欢上了汉语课,有的能记住课堂上的简单交际短句,有的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有的开始在课堂上安静下来……这一年中,我常常沮丧,总嫌弃孩子们学了忘,觉得他们懒、笨。现在想想,可能是由于每周课时少,又缺少汉语环境,所以每次上课都觉得孩子什么都没记住。当临近离开,却发觉自己竟还有那么一点舍不得和感激,是他们让我不断反思,让我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如果能重来,我想我可以做得更好。
回来之后,跟朋友说起我曾经教15个班,600多学生,批改如山的作业,订数不清的试卷,甚至离开的前一天还在追着学生请他们补考汉语,这听起来夸大其词,可真正做过后才觉得,其实也没什么,想做总是会做好的。就像生命,只要不停地向前走,什么都不想,不知不觉就会走到一个尽头。
这10个月我深深体会到,在泰国的蜕变就是让自己各个方面变得强大,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卸掉那些消极情绪,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像向日葵那样,每天都向着太阳。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同赴泰的小姐妹们曾感叹:10个月好漫长啊!或许,就在我们感叹时间过得太慢的时候,不经意间已经到了终结。现在的我,坐在师大的图书馆,敲下这些文字,思绪却已飘远。明年此时,我们又会在哪里呢?

  这句泰国谚语的意思是随遇而安。当我们奔赴到那个不熟悉的国度,面临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障碍,更多更直接的是一个中国人如何在异国他乡生活的问题。时刻存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无疑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在被分配之前,从往届志愿者那里听来的泰国,从志愿者通讯里读到泰国,从百度那里问来的泰国,都不会是你最后去的那个地方。或许有过幻想、有过期望,然而之后的现实情况,或多或少会让你有些许感叹。你要面对的,可能是一个人肩负起一个学校所有的汉语教学任务,一个人处理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你这10个月都不会再见到公交汽车,可能你的房间连一个洗脸池子都没有……可能的情况很多,你可以给自己一段伤感的时间,然后擦掉眼泪,勇敢的面对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必须摆正你的心态,因为你是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必须牢记。
这一刻,万千感慨涌上心头,作为一名教师,工作生涯不仅属于自己个人,它同时伴随着学校的成长,承载着学生的期望。多少年后回首,发现自己早已桃李天下,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感动!在工作中,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不愿意、不如意,但是想想讲台下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便不会再犹豫再彷徨,只会想把自己所学都传授给他们。
回想这一年,虽然辛苦,偶尔也有委屈和心酸,但一切都值得。因为我发现,脱离亲朋好友的羽翼,我可以做很多事情,并且比我想象中做得还要好。这一年的蜕变,是我生命的转折。这世间的事情没有什么能不能,只有愿不愿意。人生,最美好的旅行,莫过于在陌生的地方发现新的风景。

牛头山的狼 发表于 2014-7-30 18:51:11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4-7-30 19:34:44

{:7_389:}{:7_389:}{:7_389:}{:7_38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户县娃千欣迪在泰国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