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终身 发表于 2014-6-23 06:54:56

中考综合素质科目命题组长 解析命题趋势

      昨日中考综合素质考试结束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刚“解禁”的市教科所副所长、该科目命题组长贾玲,分析综合素质考试试题特点,以及体现出的命题趋势。
  贾玲表示,在去年改革创新的基础上,今年综合素质考试又迈进一步,稳中有变,体现出四个特点。
  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第一个特点是重视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试题素材和科学设问,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精神营养,提高人文素养。
  比如分析与应用题第29题对“家风”的关注,问考生在倡导良好风气中该怎么做,把考查点落在了考生具体的行动上。选择题第3题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心传》为素材,体现了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判断题第25题,以中华传统文化书法为素材,引导学生体会书法内涵美,引导他们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境界。
  “通过这种引导,让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落实到行动中。”贾玲说。
  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贾玲说,第二个特点是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
  比如判断题第16题,以临潼中学10名学生救助被水泥罐车轧倒的老人为素材,通过情景再现,让考生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配图中10名中学生笑容灿烂,体现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非常有感染力。
  “全文没有一个字的说教,让考生在文字和图片中感受:同龄人在怎样做,我们该怎么做。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相信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贾玲说。
  素材体现时代性和教育性
  第三个特点是命题素材体现了时代性、教育性,更加鲜活。贾玲表示,试题对热点话题“家风”“舌尖”“丝绸之路经济带”都有所关注,让考生意识到,只要关注生活、关注时代,每一个点滴、每一个信息都能帮助学习,提高综合素养。
  特别是第31题,展示了大庆路丝绸之路群雕、大唐西市丝绸之路雕塑、世园会丝路起点雕塑,让考生选择一个进行赏析,并要求推介一件具有中国元素的艺术作品,把审美情趣的表达、对历史足迹的探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突出创新考查科学素养
  据贾玲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命题除了突出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还在科学素养上有所突破。比如连线题第28题要求考生将我国科技成果与对应图片连线,既有古代的地动仪、造纸术,还有“玉兔号”探月车。“科学素养的融入,更全方位、立体化地体现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引领”。
  最后一道题实践与创新题,要求考生用“苹果”设计一个有创意的产品,并介绍寓意。“通过创新题引导孩子放飞思维,展开想象,勇于创造。”贾玲说。
  贾玲表示,总而言之,综合素质考试的素材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与教育性,符合教育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要求,也显示出我市素质教育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综合素质科目命题组长 解析命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