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应禄 发表于 2014-4-11 07:14:50

(走向成熟)皮大衣的风波

             我所在的单位位于关中中部,冬天不太冷。但由于军品押运工作的特殊性,单位给我们押运员配发了“三毛”护具即毛皮帽、毛皮鞋和皮大衣。            凡是护具,皆有年限,价值比较高的呢、绸工服和毛皮帽、毛皮鞋等亦不例外,惟(发给我们的)皮大衣一直没有换过。1973年,单位计划给我们大批量换发皮大衣。说大批量换发,是因为先一年给新分来的同事买了几件,御寒没问题,就是有臭味,又很重,还脱毛,实在不受欢迎,可谓是“费了油,灯不亮”。这一次,听说要买新大衣,大家当然高兴了,但同时也不无担忧,因为有前车之鉴。那段时间,买什么样的皮大衣成了我们全队的热议话题。            我忽然想起我先前的部队曾经发过皮大衣,后来因移防又上缴给了总后勤部。我在部队从事后勤工作,据我所知,这X 千件皮大衣,尽管有八、九成新,其中还有几百件是库存新品,但只要是收回的,就一律算堪用品,处理给地方是有可能的。我想,能不能联系给我们买几十件?若能办成,式样、质量又好,价钱又不高,岂不美哉!如是想,我心里自然美滋滋的。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给了姚义队长,姚队长说太好了。便马上去给主管Z副科长汇报。孰料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不但不同意,反倒说靳应禄想借机逛北京……         ——没吃羊肉,却落了膻气。          现在的问题不是买不买皮大衣,而是给我正名的问题。因为已派我到东北出差,无论买不买皮大衣,我都会路经北京的,再说,我们部队就在北京,我又去过好多趟。所谓借机上北京之说自然不存在。          我径直去见马(中秀)副总,意在澄清。我先谈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想到马副总很是赞成,并马上给机要室打电话,让给我开具介绍信,还问我借不借款(我们厂实行的是先借款后报销冲账的财务制度),我说先不借款,因为能否联系成功尚不一定。马副总说也好,一旦联系好了,就发电报回来,电汇。         马副总这个人,分管经营口,原则性很强,其虽没有包拯的黑脸,却有包拯的铁面——他的面冷(方言。面部表情冷峻)在我们这个一万多职工的大企业是出了名的,不少中干对他都有些怯。而一般干部与工人和他基本上是打不上交道的。我兴冲冲地把情况向姚队长作了汇报,第二天就出发了——一想到全队穿上整齐划一的军大衣的那个神气劲儿,我的心里自然美滋滋的。          那时候,我考虑问题很单纯,我找马副总,当时想的是不同意联系皮大衣就拉倒(方言。推翻前面说过的话),我收回我的建议,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没想到马副总竟痛痛快快地同意了——既然如此,我也就没有收回建议的必要了(我至今也没弄明白此前为什么不同意?是谁不同意?究竟朝马副总请示没有?)我当时很是高兴,为大家办好事,为单位办好事,能不高兴?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高兴的太早了。          我到总后勤部一了解,那批皮大衣已在一年前被处理。而我,由于外痔发作,行走困难,在旅馆静躺了两天。没想到,发工资时,工资表上显示的是扣我一天的工资及过节(五·一)加班费。同时我还获得了一个“爱出风头”的头衔。真让人啼笑皆非。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们的工资是由队长代领的。其转达扣我工资及过节加班费的理由是我比一同出差的同事晚回来一天——树欲静而风不止。奈何?          我们的正科长(时吉利)为人正派,威信甚高,我朝他诉说:我在北京逗留了两天半,其中的一天是到总后联系事的。就算两天半吧,我也没违规,因为在北京逗留两三天时间的大有人在。至于说和我一同出差的同事比我早回来一天,那是因为这位同事家里有事。此其一。其二,我行动不便,有病历和药费收据足以证明。其三,扣我的过节加班费更是笑话,原因很简单,节假日加班费就是给节假日上班者设定的,而“五·一”这一天我在火车上,怎么说也是在上班。时科长是建厂时二机部派来的干部,作风正派是出了名的,当即叫来Z副科长,扼要说了我陈述的三点明确表示不应当扣,问其有无不同意见。其无话可说。         所扣我的工资和加班费在第二个月如数补发了。有人给我竖大拇指,也有人为我抱不平,亦有人替我捏把汗。而我呢!养就的我行我素……         就在那一年,我被评为厂级先进;第二年被推荐入党;袁忠友队长(时在惠安中学任工宣队队长)告诉我说下一届我接替他;厂财务处又通知调我去当会计;正赶上惠安7·21工人大学成立,我更想上学,便报了名,办理手续时,时科长笑着说正打算让我当计划员呢——惠工大毕业后,我被借调在组织科上班,时科长、樊腾云副科长郑重其事和我谈让我回销售科当计划员的事,开始我已经同意了,但后来时科长说他俩要退(离)休,也就是说我将每天在Z副科长的鼻子下办公,而现实的情况是销售科仅有的两位受人尊敬的老计划员皆与Z副科长合不来……我收回我几分钟前的意见。其实,我敢肯定地说,我不悦意与Z副科长为伍,而Z副科长呢?也肯定不乐意接受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将心比,都一理嘛!          仔细想来,人并没有在真空中生活,其言、行便是最好的广告。即使让人们不屑一顾的吵架,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是吵架,有的人越吵威信越低,有的人越吵威信会越高——盖因其是否讲道理。













溪水止流 发表于 2014-4-11 09:03:25

{:7_360:}

和田玉 发表于 2014-4-11 12:11:16

{:7_381:}{:7_38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向成熟)皮大衣的风波